农历新年︱1032公院急症室病人「等太耐」申请退款 绝大部分病情稳定

2024-02-21 19:12

公院急症室在农历新年期间共接获1032病人退款申请,绝大部分病情稳定。资料图片
公院急症室在农历新年期间共接获1032病人退款申请,绝大部分病情稳定。资料图片

医院管理局(医管局)发言人今日(21日)表示,在农历新年期间推行的各项特别措施有助应对服务需求高峰及减轻急症室服务的负担,令各公立医院运作大致维持畅顺。为应对公立医院急症室服务需求增加而推行的特别退款安排已经结束。在2月9日至2月18日期间,各公立医院急症室共接获1 032名病人的退款申请,占总求诊人次约1.9%,当中绝大部分属病情稳定的病人。医管局现正处理有关申请,将会透过邮寄支票或信用卡方式向合资格的申请者退回款项。

翻查医院管理局年报,2022-2023年急症室每次诊症的成本为2430元,每次急症室收费则为180元;粗略估算,1032名病人退款可节省约207万元成本。

为应对公立医院急症室服务需求增加,今年农历新年期间推行特别退款安排。资料图片
为应对公立医院急症室服务需求增加,今年农历新年期间推行特别退款安排。资料图片
农历年期间各公立医院急症室共接获1 032名病人的退款申请,占总求诊人次约1.9%。资料图片
农历年期间各公立医院急症室共接获1 032名病人的退款申请,占总求诊人次约1.9%。资料图片
特别退款安排运作大致畅顺。资料图片
特别退款安排运作大致畅顺。资料图片
公院急症至特别退款安排已结束。资料图片  ​
公院急症至特别退款安排已结束。资料图片 ​
特别退款安排运作大致畅顺。资料图片  ​
特别退款安排运作大致畅顺。资料图片 ​

特别退款安排运作大致畅顺

发言人强调表示,今次特别退款安排的运作大致畅顺,有关措施便利病情稳定及较轻微的病人更有弹性地选择其他就诊安排,例如选择到其他私营医疗机构求诊,从而起到疏导病人及减轻急症室压力的作用,让急症室可集中资源照顾有需要的病人。
   
公院的特别措施包括在农历新年期间加强人手、加开及灵活调动病床、提升出院流程支援及加快病床流转等。另外,医管局18间普通科门诊诊所及18区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中医诊所)在农历新年公众假期期间特别加开服务,分别提供8 000个普通科门诊诊症名额及1 800 个政府资助中医门诊服务筹额。
   
此外,为了减低求诊需求急增对公营医疗系统的影响,医务衞生局在农历年前整合全港18区将在假期期间应诊的私家医院、医疗机构、家庭医生和中医诊所的资料,并与发展局空间数据办事处和地政总署合作,将相关医院及诊所的资料(包括地址、电话及应诊时段等)上载至网上平台供市民参考,方便有需要的市民搜寻合适的医院或诊所就医。

医管局数据显示,农历新年期间普通科门诊诊所的诊症名额使用率由年初一(10日)的约八成,上升至年初二11日)至年初四(13日)的超过九成;中医诊所的门诊服务筹额使用率亦接近八成。这显示普通科门诊诊所及中医诊所在农历新年公众假期期间增加的服务量有助应付市民的需求。

农历年期间各公立医院急症室录得超过53 200求诊人次

急症室运作方面,在2月9日至2月18日期间,各公立医院急症室录得超过53 200求诊人次,较去年农历新年同期(年三十晚至年初九)录得约41 800求诊人次,增幅约27%。
   
在该段期间,公立医院急症室每日首次求诊人次介乎约4 000至约6 200,高峰集中在年初四(13日)及年初五(14日)。整体而言,第四类(次紧急)及第五类(非紧急)病人占整体求诊人士的比例较往年下降,故急症室得以腾出人手及资源照顾病情较为紧急的病人。
   
发言人指虽然求诊的病人数目较平日增加,但在推行上述多项特别措施后,各公立医院在该段期间的运作大致维持畅顺,公立医院的整体压力亦获得纾缓。其中经急症室入院病人轮候转往病房的时间亦有所改善。不过,当局亦留意到部分病人在预约普通科门诊诊所及中医诊所服务后未有应诊,故呼吁病人如有其他安排而无须诊症服务,应主动取消预约,让有需要的病人可以更容易适时接受医疗服务。
   
此外,近期监测数据显示,本港2019冠状病毒及流感病毒活跃程度均呈上升,医管局呼吁市民应及早接种新冠及流感疫苗,特别是高风险群组人士,以减低自己和家人的感染机会,及降低感染后可能引致重症甚至死亡的风险。高危人群无论以往曾接种多少剂数的新冠疫苗,应于接种上一剂疫苗或感染2019冠状病毒病至少六个月后接种额外一针的加强剂以加强保护。

---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