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港澳平」文章:为什么说完成23条立法将保障香港更好发展 

2024-02-05 23:01

《基本法》第23条立法谘询现正展开。
《基本法》第23条立法谘询现正展开。

新华社今天(5日)发表署名「港澳平」、题为「为什么说完成23条立法将保障香港更好发展」的评论文章,全文如下:

香港特区政府启动23条立法公众谘询以来,社会各界纷纷表达希望尽快完成23条立法以让香港「轻装上阵」拼经济、谋发展的心声。这既是迫切期待,也是真知灼见。透过大家热烈深入的讨论,至少可以从三个层面认识和理解完成23条立法对香港更好发展的保障。 

第一,完成23条立法将进一步筑牢「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根基。「一国两制」必须长期坚持,这是中央政府的坚定决心,也是香港社会的共同愿望。习近平主席在去年12月18日听取李家超行政长官述职时,再次重申中央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长期不变。「全面准确」和「坚定不移」相互依存,不能割裂。做不到「全面准确」,就不可能「坚定不移」。怎样才能做到「全面准确」?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牢牢把握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最高原则。23条立法将与香港国安法一起构筑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强防线,并共同成为护卫「一国两制」的重要法律保障。如此,「一国」原则愈坚固,「两制」优势愈彰显,「一国两制」将行得更稳、行得更远。 

第二,完成23条立法将进一步为香港经济民生建设提供良好环境。国安才能港安,国安才能家安。香港国安法制定实施前后的正反经验让香港社会深刻认识到,保国家安全就是保「一国两制」,就是保香港繁荣发展,就是保香港的民主自由,就是保香港全体居民的人权和根本福祉,就是保所有外国和内地来香港投资者的利益。回想2019年「修例风波」期间,「港独」猖獗、「黑暴」肆虐、「揽炒」横行,香港社会陷入严重动荡不安。在那种环境之中,谈何经济民生建设?香港国安法「一法安香江」,才让香港由乱到治、重返正轨。但香港面对的国安挑战依然复杂严峻,与香港国安法实施配套的制度机制也还未完全确立。完成23条立法将补上香港维护国家安全仍存的短板、漏洞,从而确保未来能够有效防范化解各种安全风险,香港就可以在安全环境下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 

第三,完成23条立法将进一步改善香港营商环境、更好发挥香港独特地位和优势。正如很多工商界和法律界人士指出,一个地方能否吸引人们前来投资兴业,社会的稳定和法治的确定是关键性因素。香港曾经取得的巨大成功端赖于此。但过去一段时间,由于香港未能及时因应内外环境变化建立健全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导致社会政治乱象横生,甚至接连出现非法「占中」和「修例风波」那样的严重事态,极大破坏了社会的稳定性和法治的确定性。在「修例风波」期间,4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香港发出旅游警示,谁还敢来香港做生意?香港国安法的制定实施一举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到香港投资兴业的人们才又纷至沓来。据最近一则报道,2023年母企在海外以及内地的驻港公司总数达9039间,恢复到疫情前的高水平。完成23条立法,将更增强香港社会的稳定性和法治的确定性,使香港更好发挥自身独特地位和优势,继续成为人们投资兴业的热土。 

还需要指出的是,有些人总是把安全和发展对立起来,把香港完成23条立法与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对立起来,那种种危言耸听的说法如果不是出于无知就是刻意误导甚至煽惑。众所周知,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等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其所属国家在很早以前已订立,而且还在不断订立数量庞大、覆盖广泛、规管严厉的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但这影响了上述城市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吗? 

事实上,在香港国安法的制定实施使香港恢复稳定、恢复法治之后,特区各方面才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到发展上来,把资源和力量投入到发展上来。特别是李家超行政长官带领新一届特区政府着力推动香港社会走出疫情,迎来整体性复苏,并在去年10月发表的第二份施政报告中以「拼经济谋发展 惠民生添幸福」为主题,提出了涵盖六大范畴的640项政策措施。当前,香港社会各界正在特区政府带领下,勠力同心破解发展难题,为香港的发展开拓新空间,增强发展动能,展现出一派奋发进取、积极作为的蓬勃气象。可以预期,23条立法完成后,有了更高水平的安全保障,香港必将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香港这颗璀璨明珠必将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