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年无花红 下属难忍被捽数跳槽 主管后悔失人才 专家分享3大留才策略

2024-02-03 06:00

每年农历新年后为传统转工旺季,不少打工仔领取花红或双粮后便另谋高就,追求更好的职涯发展。然而对企业来说,人才流失并不是好事,特别是今年仍要面对薪酬增加及人手短缺挑战,部分行业如科技及金融行业更有「抢人才」的情况。有职场辅导及培训顾问表示,公司经常等员工「辞职先留才」的观念是非常错误,事关当员工决定离开,证明问题早已存在。要让公司长久兼稳定发展,管理者需要考虑如何增加诱因。

职场辅导及培训顾问表示,公司经常等员工「辞职先留才」观念是非常错误,事关当员工决定离开,证明问题早已存在。
职场辅导及培训顾问表示,公司经常等员工「辞职先留才」观念是非常错误,事关当员工决定离开,证明问题早已存在。

常言道「员工是企业重要资产」,一间成功的企业,往往有著一群忠心耿耿的员工。不少公司重视雇员流失率,原因是聘请及培训员工的资源成本不低,使他们成为得力助手更难。假如老板没有向员工提供良好的就业体验,提升其工作满意度,很容易就会导致员工离职,除浪费成本及降低生产力外,对其他员工的士气自然有影响。

即睇员工流失对企业7大影响:

盈力雇员服务顾问的高级培训顾问黄锦翔向《星岛头条》分享一个个案,事主是餐饮集团市务部主管,该公司的生意在疫情过后仍然十分差,连续两年没有派花红。为追赶业绩,公司不断向市务部施加压力,令他和两位下属经常做报告、构思新宣传活动。无奈部门一直请不到人分担工作,以致他们常常加班,士气低落,其后一名得力下属向该主管辞职,令他一时不知所措。

该主管尝试向公司求助,希望公司愿意加人工留住下属,可是老板只愿意增加有薪假期,主管只能一拖再拖。经过多次挽留,下属最终仍决定辞职,接受另一间公司加薪三成和升职的条件,至于该主管和剩下的同事要分担工作,比之前更辛苦。

黄锦翔表示,当帮得手的员工辞职时,公司会用不同方法去留才,但往往会先按照当时经济环境而决定。疫情期间,全球经济环境不明朗,企业要采用减少支出策略,例如裁员、冻薪或出八折粮,只留住最重要的员工来维持业务,重灾行业包括航空业、饮食业及旅游业等,例如国泰航空解雇了2,000名机师。部份企业则会使用安静解雇(quiet firing)的方法,让员工自然流失。

疫情过后,各行各业需要恢复,无奈前几年不少行业大洗牌、加上移民潮及工作模式转换,很多公司面对「人才荒」,往往只能将聘请要求下降,导致服务质素出现问题,引发公关危机。早前就发生大围和铜锣湾有商场的保安态度恶劣事件,被市民热议,有损商场形象。此外,随意聘请能力欠佳员工,有机会增加本身员工的工作量,他们要花更多时间培训新人,又要为其工作善后,相当费时。

总结而言,员工流失会导致公司付出许多的直接或间接成本,包括加班情况增加、需经常招募与训练新员工、员工士气低落、工作知识流失、客户满意度下降、企业品牌形象受损、降低生产力及企业营收因此,黄锦翔认为,只要现职员工不是毫无建树或对公司构成危机,基本上也需要把他们留住,同时要在降低对员工要求,以及保持服务质素专业之间要取得平衡。

专家教企业留人5大策略:

留人勿开空头支票 须肯定员工价值

目前不少公司会给予保健因素(Hygiene Factors)留著员工,包括薪金、资源及福利等。即使如上述个案中,公司因资源有限未能以加薪方式留人,也必对下属坦白,直接告知公司困难,勿开「空头支票」,以免对方反感。

要长远解决人才流失问题,企业更需要进一步提供良好的晋升前景,并对员工价值作出肯定。在上述个案中,公司不够人手,员工的工作量一般会比较多、比较辛苦。除基本的加薪外,雇主应善用Appraisal(绩效评估)的机会,了解员工需要,并通过晋升、表达欣赏及关心等实际行动,对得力的员工作出肯定。

此外,公司应以「少责骂多鼓励」方针管理,并举办各类员工活动,例如减压班等,多在场合中公开表扬员工。雇主亦可与人资部门进行讨论,确保员工在工作中感到被重视,提升归属感、团队参与感以及留任率。

黄锦翔又提醒雇主,不要忽视现职员工的感受,事关现职员工或会出现比较,不满意新人的待遇比他们还要好,像是无视他们曾经与公司共渡时艰,却得不公司的回馈。

留不到人的3个补救措施

不过,留才并非一朝一夕,当企业正值人手不足时,可采取以下3点补救措施,让人员流动不影响工作运作。

1.少一点执著

企业应适度放宽部份标准,少一点无谓的坚持及传统,只要求职者态度有礼有热诚,都应该给予机会。不过要注意的是,降低要求聘请新人时,公司要确保现有员工的负担不会加重,以免影响工作进度或服务质素。

2.多作内部调动

公司可考虑进行短期内部调动,把资源较充裕的部门的部分同事调动到水深火热的部门提供支援,完成急切的工作。例如不少酒店的后勤职员都会轮流被安排担任前线的工作,例如接待、送餐、分配餐具等等,解决前线人手不足的问题。若公司各个部门都不够人手,请了新人又赶不及训练,建议公司可寻求外援,直接把服务、工作和流程找外判商帮忙完成,先应付短期的难关。

3.采取弹性工作模式

在不影响工作的质素前提下,公司可以变得更有弹性,改变原有的工作模式和结构,令更多人适合担任这些工作。公司可考虑推行在家工作、移民遥距工作、以工作量计算薪金、聘请退休前员工措施,令本身因为照顾家庭不方便外出、移居外地的港人都可以分担公司的工作。例如一些报馆难以请通宵更的记者,但他们可以请移民了的记者,对方因时差关系不用捱通宵也可以完成公司通宵更的工作,一举两得。

相关文章:

58岁被斥职场老屎忽 年轻下属批「唔做嘢仲锺意Ban人意见」 职场培训顾问教路 6招摆脱Old Seafood思维

---
《星岛申诉王》将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https://bit.ly/3uJ3yyF

想睇更多精彩内容,请立即浏览「区区有申诉」活动专页:https://bit.ly/41hgS9E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