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检查︱中大研究:AI辅助能提升「新手」腺瘤检测率两成

2023-12-26 00:00

大肠癌及胃癌在港甚普遍,而内窥镜检查是目前识别早期消化道癌症最有效方法,惟过去检查准绳度依赖操作医生经验。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近日针对人工智能(AI)辅助内窥镜技术发表两项研究,证实AI可提高培训中医生的腺瘤检测率近两成,更可协助完成高难度的「黏膜下剥离术」。将于明年2月上任中大医学院院长、主导研究的外科学系教授赵伟仁形容:「AI就像为(医生)加了30年经验。」

赵伟仁指,医生依靠AI程度会随经验累积降低。萧博禧摄
赵伟仁指,医生依靠AI程度会随经验累积降低。萧博禧摄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最近就AI辅助内窥镜技术完成两项研究。萧博禧摄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最近就AI辅助内窥镜技术完成两项研究。萧博禧摄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最近就AI辅助内窥镜技术完成两项研究。萧博禧摄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最近就AI辅助内窥镜技术完成两项研究。萧博禧摄
叶瀚智(左)指,一个胃肠内镜医生通常要经长时间及上百病例训练才能独立完成「黏膜下剥离术」。萧博禧摄
叶瀚智(左)指,一个胃肠内镜医生通常要经长时间及上百病例训练才能独立完成「黏膜下剥离术」。萧博禧摄
柳浩城表示,要操作内窥镜,医生需有一定经验及技术。萧博禧摄
柳浩城表示,要操作内窥镜,医生需有一定经验及技术。萧博禧摄

最新「十大癌症」数据显示,大肠癌在2021年全港发病率名列第二,胃癌亦排第六。为加快确诊,政府近年推动「大肠癌筛查计划」,单计过去一年,公立医院已进行逾5.5万宗大肠内窥镜检查。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助理教授柳浩城指,医生操作内窥镜时需兼顾手部动作,并识别肠道中是否存在瘜肉或癌症,而操作经验、腺瘤大小、形状和位置等因素,均会影响大肠镜准绳度。有国际研究指,传统大肠镜有机会遗漏约26%的腺瘤和9%的高危腺瘤。

故中大团队在2021年4月至去年7月期间,招募22位培训中医生参与研究,参与者接受内窥镜训练均少于3年,及少于500个病例经验。结果他们利用实时AI辅助大肠内窥镜后,腺瘤检测机率提高13%;经验愈少者效果更佳,少于200个病例经验的医生检测机率可提高近20%。AI也可协助完成高难度的无创内镜手术「黏膜下剥离术」。团队指,2009年有研究显示初学者在动物模型施术,出血率为56.5%、穿孔率达65.2%,风险甚高。中大医学院外科学系助理教授叶瀚智指,一般胃肠内镜医生需经逾百病例训练及长时间练习,才能独立完成手术。幸团队通过大量手术影像,成功训练AI,并建立「AI-Endo」平台,培训中医生在AI协助下均能成功为实验猪做到「黏膜下剥离术」。

赵伟仁:医用AI就像副驾驶

对新技术会否令医生过于依赖AI,赵伟仁指相信AI应用属「副驾驶」(copilot),目的是协助提升准绳度,以及手术和诊断的质量,但「AI难以取代医生的同理心,及向病人解说角色。」他续指,医生用AI时也会自行判断,过程也是一种培训,「正如自动驾驶对初学者有用,但赛车手冇可能用。」

相关研究结果分别在国际期刊《自然通讯》及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发表。

记者:萧博禧

---

《星岛申诉王》将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