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重生︱艺团竞争更剧烈 观众恢复九成 演艺界促增表演场地

2023-12-25 08:00

疫后重生︱艺团竞争更剧烈 观众恢复九成 演艺界促增表演场地
疫后重生︱艺团竞争更剧烈 观众恢复九成 演艺界促增表演场地

随着香港迈向「后疫情」时代,镁光灯重新聚焦舞台。有筹办艺术盛事组织指,新一年观众「基本上已回来」,内地客明显上升。有舞蹈团指观众恢复至疫前9成,大湾区「粉丝」甫恢复通关便「冲过来」,今年10月更要加开内地售票渠道。不过本地观众因「忙住飞」及怕变数多,变得更临近演出才购票。演艺界亦指,本港表演场地饱和,复常后艺团竞争更剧烈,促康文署等主要场地供应者加强与本土艺团合作,腾出更多演出空间。

香港芭蕾舞团供图
香港芭蕾舞团供图
香港芭蕾舞团供图
香港芭蕾舞团供图
香港芭蕾舞团供图
香港芭蕾舞团供图
香港芭蕾舞团供图
香港芭蕾舞团供图
香港艺术节行政总监余洁仪。香港艺术节供图
香港艺术节行政总监余洁仪。香港艺术节供图

自本港今年2月全面通关,旅发局指今年首10个月有逾2,678万旅客人次来港,当中约2,139万人次为内地客。本港艺坛重现小阳春。香港艺术节行政总监余洁仪指,明年初举办的第52届香港艺术节真正回到「疫前规模」,预订期售票亦符预期。她指,上届粤剧节目订票较逊,与观众年纪大,刚复常时仍怕出街等因素相关,「但今年感觉已恢复。」内地观众更明显增加,与疫下养成网上订票习惯及门票性价比相关,她说:「内地观众在网上留言,很羡慕香港门票这么便宜。」香港芭蕾舞团行政总监李易璇认同,疫中要靠网络创作,乘机加强在内地平台宣传,今年10月更在内地「大麦网」售票,反应不俗:「今年6月《舞姬》上演,有内地爱好者圈子称大半成员有来港观看。」舞团也拟与海内外旅游网合作,推介芭蕾舞节目行程。

另观众订票亦变得更迟,余洁仪指,或受疫中节目安排波动影响,多了港人习惯「晚一点买飞」。李易璇指:「通关后港人忙于旅游,现推迟至演出前3周,订票量才会有爆发情况。」

回顾疫中困难,余洁仪指3年来取消近200场节目,50场延期,损失票房和部分赞助;但因外国艺团无法来港,机票、酒店及演出费等开支均减,加上有政府补助,能度过难关,「有观众更说不用退票,当是捐给我们。」她指,最难忘第50届重点节目《拉娜》的筹备过程:「本应由4名芬兰专员来港搭建舞台,但3人染疫无法入境,且最后撞上第5波爆发,演出要取消,但过程被制作成纪录片,甚为特别。」李易璇说,舞团疫中取消1场演出,多项节目延期,美国巡演由2020年4月推迟至今年1月进行。她忆述:「那时公营练习场地关闭,但舞蹈员训练不能停,我们紧急将跑马地2个办公室改装为舞蹈室,幸获董事局大力支持。」

展望未来,二人均担心场地不足。余洁仪指,不少艺团疫中演出延期,现要重演,竞争加剧;另不少大型艺团需提早2、3年谈档期,惟本港年初尚未解禁,令部分团体倾向「迟啲来」。李易璇指,场地不足令艺团难以加场,容易亏蚀,「为长远计,政府应开拓更多场地,如康文署能多与本地艺团合作、减省和坊间重叠的节目;西九文化区亦可减少主办节目,释出空间。」

资料显示,大会堂等热门场地使用率,长期近100%满。康文署回覆《星岛》指,有制定策划及编排每年节目方向,也有因应资源分配、艺术生态和业界需求,适时检讨策略。西九文化区指,戏曲中心大剧院和自由空间大盒在2023/24年度使用率达97%和94%,这两大表演艺术场地的明年(2024年)预约档期亦近满额,已开放及正处理后年(2025年)的预约申请。另艺术展亭、文化广场及艺术公园等西九公共空间,本财年举办活动数量亦较2019/20财年增逾4倍。

记者:脱芷晴

---

《星岛申诉王》将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