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测试缺规管 乱测易误导医生 专家:非用作普查

2023-12-24 07:30

港大内科学系临床助理教授李曦。刘骏轩摄
港大内科学系临床助理教授李曦。刘骏轩摄

坊间的过敏测试形式琳琅满目,惟本港暂无专门规管,令巿民容易误中「假阳性」或「假阴性」雷区。翻查资料,英国NHS规定,病人需由全科医生(GP)转介,始可接受过敏测试;美国纽约州亦规定医疗助理可进行皮肤斑贴测试,但不可进行解释等。港大内科学系临床助理教授李曦指,巿面不少过敏测试「毫无作用」,但动辄索价逾万元,如声称可诊断延迟性过敏及食物不耐症的「IgG血液测试」,本港及多国过敏学会及研究早证实无临床价值,包括美国过敏、哮喘及免疫学会(AAAAI)、欧洲过敏和临床免疫学会 (EAACI)等均曾发出警告。

李曦坦言,对IgG检测多年来未被禁止「好嬲」,「好多人无过敏症状,IgG检测却系阳性,实际上只系免疫系统曾接触某种食物或环境致敏原后嘅正常反应,对检测敏感根本无用。」

李曦指,广泛接种疫苗令港人更关注过敏议题,且意识到有过敏诊所可协助评估,转介量不断上升。刘骏轩摄
李曦指,广泛接种疫苗令港人更关注过敏议题,且意识到有过敏诊所可协助评估,转介量不断上升。刘骏轩摄

检测类别非越多越好

李曦又指,即使是较受认可的即时性食物过敏测试(IgE),也有不同检测组合,可信程度不一,有机会导致虚假结果。皮肤测试亦非检测越多类别就越好,如同时检测多馀或无关的食物和环境致敏源,会降低测试准确度,亦易令结果难以解读。另所谓的DNA检测可能只对少数药物过敏者有效,其他声称均缺乏科学根据;头发检测、电磁场等「离谱」检测更缺实据。他强调,过敏检测不是用作普查,而是医生问诊后有怀疑,才进行针对性测试以作确认。病人若自行检测,很容易有错误标签,影响日后用药,十分危险。

近年市民对过敏科的需求有增无减,高峰时有逾600宗成人新症。李曦分析,广泛接种疫苗令港人更关注过敏议题,且意识到有过敏诊所可协助评估,转介量不断上升。医管局指,现时内科及家庭医学专科均有免疫及过敏病服务,复杂个案会由玛丽相关专科门诊跟进。另港岛西联网在2022/23年度设辨识药物敏感病人计划中心,九龙中、西及新界东联网也有护士主导的低风险盘尼西林过敏中心,合计每年可提供800个日间住院病人服务人次,并会按需求及资源分配考虑推展至其他联网。同时,专科门诊有分流制,新转介者先由护士甄别,紧急及半紧急个案目标轮候时间中位数在2至8周内。

消委会指,2020年至今年11月,共接获4宗涉皮肤或食物过敏测试的投诉,半数涉收费争议。衞生署承认,视乎制造商原拟用途,致敏源测试或可视作体外诊断医疗仪器,目前无特定法例规管,但强调视乎产品性质及特点,仍可能受《消费品安全条例》、《商品说明条例》等管制。且按医务化验师管理委员会订立的《专业守则》,注册医务化验师不得在未有注册医生或牙医等医护人员转介下,进行医务诊断或治疗的化验,如怀疑有人专业失当可作投诉。

---

《星岛申诉王》将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