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委会50周年特刊|陆光伟与苏屋邨结下不解缘 「原居民」参与重建计划心情激动

2023-12-27 09:00

陆光伟曾参与苏屋邨的重建计划。
陆光伟曾参与苏屋邨的重建计划。

香港房屋委员会(房委会)于1973年成立,不经不觉服务香港市民已半世纪。房委会日前推出了《安居》50周年纪念特刊,辑录数位前房委会主席的宝贵回忆和经验,以及多名于公屋成长的名人和房委会员工的故事,包括房屋局局长兼房委会主席何永贤、房屋局常任秘书长兼房屋署署长罗淑佩、前房屋署助理署长陆光伟、演艺界名人刘德华、单车名将黄金宝及漫画家邱福龙等。其中陆光伟不单是在长沙湾苏屋邨出生及成长,加入房屋署后更再续前缘,参与了该屋邨重建计划,并获得了香港规划师学会颁发的规划设计优异奖。

市民可按此观赏《安居》完整版MV《这一个家》

前房屋署助理署长陆光伟在苏屋邨出生和成长。
前房屋署助理署长陆光伟在苏屋邨出生和成长。
陆光伟参与了苏屋邨的重建计划。
陆光伟参与了苏屋邨的重建计划。
苏屋邨依山而建,高低错落有致,因此大部分单位都享有开扬视野,甚至海景。
苏屋邨依山而建,高低错落有致,因此大部分单位都享有开扬视野,甚至海景。
陆光伟是苏屋邨的「原居民」。
陆光伟是苏屋邨的「原居民」。
苏屋邨重建后。
苏屋邨重建后。
苏屋邨重建中。
苏屋邨重建中。
苏屋邨重建前。
苏屋邨重建前。
房委会推出了《安居》50周年纪念特刊。
房委会推出了《安居》50周年纪念特刊。

以下是陆光伟分享的成长经历:

我在苏屋邨出生和成长,直至婚后才迁出,是彻头彻尾的「原居民」。多年后缘份让我们又再遇上,感觉有点神奇。

我居住的杜鹃楼,由几幢大厦紧贴保安道,一字排列,相连而建,四通八达,是我小时候的游乐场。无论地下、楼梯口、走廊,每一个角落都留下我们的欢笑和足迹。那时候邻里关系密切,大家守望相助,无私有情。一位读建筑系的邻居,百忙中也义务抽空指点我的功课,引领我踏上建筑师之路。

长大后渐渐体会到苏屋邨别树一帜,每幢楼宇都各具特色。苏屋邨依山而建,高低错落有致,因此大部分单位都享有开扬视野,甚至海景。我深切体会到用心的设计,确实可以造福居民。大学毕业后我加入了建筑师楼工作,公馀时喜欢四处观摩不同的建筑物,发现有些公共屋邨设计十分新颖,更获得香港建筑师学会颁发的奖项。我希望在公营房屋的发展献上自己一分力,便决定投考房屋署的职位。

加入房屋署这个大家庭后,遇到不少良师益友,大家互助互勉,各展所长。这些宝贵经验,毕生受用。最难忘的经历是获得参与苏屋邨重建计划的机会。能够再续前缘,心中激动不已。由于「原居民」的身份,让我与居民建立亲切的关系,讲解重建计划及设计方案时,得到他们的信任和支持。这个项目最后获得香港规划师学会颁发的规划设计优异奖,算是锦上添花吧!

能够加入房屋署这支专业团队,受益匪浅,也深感荣幸。虽然我已经退休,但仍然与同事保持联系。藉此50周年志庆,祝愿房委会为香港公营房屋开创更亮丽的一页。

市民不妨翻看有关特刊,或登入房委会五十周年专题网站阅览网上版,进一步了解房委会多年的工作成果,以及各名人背后的奋斗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星岛申诉王》为民请命抱不平、追踪城中热话,亦会搜罗坊间温情小故事。你申诉,我跟进,WhatsApp搵91999933,《星岛申诉王》随时候命!立即报料:https://bit.ly/3IMunqd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