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占全球电动车销量58% 背后却是惨烈价格战 比亚迪、小鹏等20品牌纷割价

2023-12-20 17:53

市场调查机构Counterpoint发报告指出,今年第三季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按年增长29%,中国市占率更高达58%。期内,市占率排名首两大车企为比亚迪(1211)及Tesla(TSLA),两者均为17%。不过,在中国市场份额大增的同时,内地车企今年却是面临一场又一场的减价战,更有分析认为2024年的竞争将继续加剧,最终令行业面临关闭、停办、合并及转产。

Counterpoint报告指出,比亚迪的纯电汽车销量按年增长68%,而Tesla的纯电汽车销量按年增长仅27%,令比亚迪汽车(不包括腾势)的市占率已经赶上了Tesla。该行又指,中国为全球最大的纯电汽车市场,但因经济前景疲软和激烈的价格竞争,令其第三季纯电汽车销量仅增长11%,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单月20品牌减价 比亚迪小鹏有份

事实上,自今年1月Tesla开打新能源汽车市场减价战后,随后3月东风汽车(489)掀起的燃油车减价战亦蔓延全国。虽然当时不少业内专家称价格战不会持续全年,但目前似乎已变成了车市的常态,最新12月在传统淡季及年底促销压力下,内地车企再次展开了新一轮减价战,据内媒统计,单计12月官宣减价促销的品牌就有近20个。

近日小鹏汽车(9868)就表示,小鹏G6全系12月限时减免1万元(人民币,下同),起售价降至19.99万元。另有业内人士透露,刚上市不足半年的小鹏G6,销量正逐渐见顶,踏入12月后单周销量已不足2,000辆;而今年首11个月,小鹏累计交付量为12.2万辆,仅完成了全年20万辆交付目标的六成。

除了小鹏外,比亚迪(1211)本月更可算是带头掀起价格战。公司于本月1日宣布,针对燃油车主或已下订的燃油车准车主,可享至高2万元的「燃油转订基金」,而购买海洋网部分车型可享受5,000元至1.8万元的优惠;这是公司近两个月内第二次推出的大型优惠。

其后,理想汽车(2015)宣布推出12月限时2.5%的年费率;零跑汽车(9863)亦宣布12月份开启八周年岁末限时优惠;长安旗下深蓝汽车则宣布限定时间段内下订的用户,可享受全系车型订金1,999元抵8,000元购车款的优惠;其兄弟品牌启源、长安UNI也纷纷推出高至数万元的优惠活动。  

另外,包括哪咤、极氪、吉利、广汽传祺等在内的自主品牌,以及一汽丰田、一汽大众、广汽丰田、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等合资品牌,也先后官宣了相关优惠活动。

小鹏汽车推出限时福利。
小鹏汽车推出限时福利。
比亚迪推出全新优惠政策。
比亚迪推出全新优惠政策。
比亚迪推出全新优惠政策。
比亚迪推出全新优惠政策。
一汽大众、广汽丰田、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等合资品牌,也先后官宣了相关优惠活动。
一汽大众、广汽丰田、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等合资品牌,也先后官宣了相关优惠活动。
12月,长安汽车旗下五大热门车系现金至高直降3万元。
12月,长安汽车旗下五大热门车系现金至高直降3万元。

哪吒CEO炮轰「以价换量」没价值

对于车企减价促销行为,哪吒汽车CEO张勇发文抨击称「以价换量」换来的是「虚胖」。他又表示,「国内车企还在为了显示比别人多卖了几台车,搞一个每周数据排行的时候,别人在闷声发大财。数据的增长如果是牺牲利润,甚至是负毛利带来的,这种增长是没有价值的」。

不过,用毛利换取销量已是不少车企不得不做出的选择。据内媒报道指出,汽车行业是强产品导向的行业,奉行「销量即正义」,车企往往因销量下滑而被唱衰,进而遭遇口碑危机。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曾指出,有些车企为了维持销量水平,年末价格促销力度相对较大,用利润冲销量也是为了保证自己的产业链各环节有效运行。

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更曾表示,现在车企通过减价能把车卖出去,说明还不够「卷」,如果车企年年亏损,流血流完了,「死」掉一大批,才叫真正的「卷」。他认为,未来五年中国80%的整车企业将面临关闭、停办、合并及转产。

价格战不可逆转 明年仍是「淘汰赛」

另有多位车企高层也曾公开表示,价格战仍是2024年车市的主旋律。其中蔚来汽车(9866)CEO李斌认为,市场会更加惨烈,并提醒员工「对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要放弃幻想」;理想汽车商业副总裁刘杰判断,2024年将是新能源「淘汰赛」的关键阶段;小鹏汽车营销副总裁易寒则预期,价格战已成不可逆转的大势。

然而,国投证券在一份报告中则预计,2024年整车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上行,一是2024年全新车型数量相对较少、竞争趋于温和,合资车企进一步优惠的概率较低、自主品牌降价压力较小;二是销售结构有望进一步升级,高端车型拉动盈利上行;三是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下降、整车企业技术持续叠代、对供应商管控能力增强,成本有望持续下行。

另一方面,惠誉认为,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将继续加剧,并可能令中资车企短期内的市场份额与盈利能力承压,令其在面对更高投资需求的同时,现金生成能力减弱;合资整车厂或继续面临挑战,一些领先合资车企将凭借其激进的电动汽车转型目标重拾市场份额,但由于传统燃油车利润率降低、对低盈利水平的电动汽车业务敞口加大,其盈利能力将趋弱。

---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想睇更多精彩内容,请立即浏览「区区有申诉」活动专页,https://bit.ly/41hgS9E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