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商明年逾1800亿银行贷款到期 传寻求私募贷款 利率高见20厘

2023-11-27 16:53

受高息环境影响,本港楼价持续偏软之馀,银行也不太愿意提供贷款,地产商明年更预计有破纪录的234亿美元(约1,825亿港元)银行贷款到期,但私人信贷机构则趁机会积极吸纳这些企业。不过,地产股今日普遍受压,其中新世界(017)急跌逾6%至12.34元,而新地(016)、恒地(012)及长实(1113)同样跌约1%。

吸引家办及私募股权公司

据彭博报道,潜在资金缺口吸引了一系列公司如家族办公室、私募股权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等,当中包括柏卫资本集团(PACM)。

Mayer Brown LLP负责房地产金融业务的驻港律师Jasmine Chiu表示,部份家族办公室和资产管理公司正在建立这条新业务线,就像私募信贷基金一样,寻求增加私募信贷投资组合。

收入减弱 财务成本却飙升

报道提到,造成有关机会是因为目前香港楼市低迷,商厦和零售店铺收入也正在减弱,财务成本却在飙升;虽然房地产行业并未经历如内地崩溃的情况,但销售量大幅下降、空置率飙升,同时许多开发商在中港均有业务。

报道又指,私募贷款的发行细节通常是保密的,但最近有些交易已表明回报及存在需求,其中雅居乐(3383)以20%的利率借款高达8.94亿港元;而Flow Capital早前亦向碧桂园(2007)的附属公司提供了9亿港元贷款。

新世界等大地产商也削借款

随着现金流压力加大,更多的非银行融资将使开发商能够快速支付新项目或再融资贷款,但较高的利率将加剧债务负担,甚至连新世界等香港大型开发商也在积极扩张后,寻求削减借款。同时,私人信贷亦随之兴起,例如PACM就与霭华押业合作推出了一只3亿美元的基金,重点关注房地产支持的债务。

世邦魏理仕香港投资银行部执行董事曾晋焜则表示,香港团队已评估了30多项高收益私人信贷交易,这些交易均由办公楼、资料中心和豪华住宅等资产支持。该行资料又显示,截至9月份的3个月内,商厦空置率接近历史高位15.8%;高盛持有多数股权的一幢办公楼亦将要价下调了30%以上,而上月房屋销量则按年跌了33%。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