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银传向内房提供无抵押贷款 摩通形容属冒险之举 恐陷信用风险 建议沽空

2023-11-24 11:55

彭博引述消息报道,内地金融监管部门据悉考虑允许银行首次向房企提供无抵押的流动资金贷款,为资金链紧张的房企纾困。摩根大通表示,若措施落实,特别是向困境民营房企提供更多此类贷款,恐带来中期信用风险。

摩通表示,未能从银行方面证实相关报道,如果媒体报导属实,将是「冒险之举」,建议沽空银行股、长仓内房股。摩通又认为,实施这样的措施将具挑战性,因为银行出于对信用风险的担忧可能会规避此类指引。

摩通续指,连续的利好消息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支持内房股,但不具可持续性,如以之前板块上升周期的18%平均回报率来看,内舠股可能还有6%的上升空间。

该行补充,尽管更多的融资支持可能会有选择、有条件地提供给民营开发商,但不认为无抵押贷款或房企白名单会是游戏规则的改变者,因楼市销售仍然疲软。困境房企除了在保交楼方面会获得帮助之外,不太可能获得任何有意义的帮助。

官媒:加强支持内房融资

至于《新华社》旗下《上海证券报》最新报道指,相比国有企业,民营房企当前面临的挑战更加突出,客观上更需要融资政策呵护和支持,但部分金融机构对于民营房企的融资需求仍然存在明显的避险心态,金融对于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

报道指,要恢复市场对民营房企的信心,除了加大政策托底和推进力度,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资本市场主体,需「拧成一股绳」合力加大支持力度,形容是「要有几家抬」。

报道指,针对民营房企,不仅需要政策层面加大政策托底力度和工作推进力度,相关支持工具要扩容增量,惠及更多民营房企。在「第二支箭」支持下,民营房企发债融资整体稳健,向市场传递出积极信号,截至11月22日已累计支持约20家民营企业发行超过360亿元人民币债务融资工具。

仍需监管部门出台相关配套

此前彭博报道指,监管部门正起草方案,允许商业银行为部分符合条件的开发商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房企获得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后,不需要提供土地等抵质押物,而且可用于日常生产经营周转,将可能有助于房企腾出资金用于债务偿付。

报道又引述消息指出,对于部分已出险房地产开放商,监管部门考虑设立主银行负责机制,即由一家银行牵头,协调主要债权银行,讨论并制定针对该房地产开发商的金融支持方案。此外,上述措施的落实需要监管部门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令这些风险较大的业务未来出现坏账时,相关机构和个人可以免于被追责。目前有关讨论仍在进行,可能会作出调整。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