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多地儿童出现混合感染 遭病毒 细菌 支原体夹击

2023-11-12 12:14

内地多地上月出现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逼爆多家医院儿科。近日,儿童呼吸道传染病随著秋冬到临达到高峰,出现细菌、支原体、病毒三者的「混合感染」,令治疗更困难。此外,中国工程院院士锺南山推算,本月至明年1月会出现新冠病毒感染小高峰,建议长者或免疫力低人群,尽快接种第二代疫苗。

相关新闻:
「支原体肺炎」致多地儿科沦陷 抗药性问题严重
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何盘尼西林无效? 传播途径、潜伏期及预防方法一文看清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报道,从多家医院了解,随著秋冬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到来,不少医院已经出现了呼吸道疾病「混合感染」患者,部份小孩已注射流感疫苗仍然出现「混合感染」,出现白肺。亦有儿童患者咳嗽持续一两个月,期间先后遭支原体及流感感染,令病情加重。

内地多处地方出现儿童呼吸道「混合感染」情况,令医院儿科压力大增。新华社
内地多处地方出现儿童呼吸道「混合感染」情况,令医院儿科压力大增。新华社
内地多处地方出现儿童呼吸道「混合感染」情况,令医院儿科压力大增。新华社
内地多处地方出现儿童呼吸道「混合感染」情况,令医院儿科压力大增。新华社
内地多处地方出现儿童呼吸道「混合感染」情况,令医院儿科压力大增。新华社
内地多处地方出现儿童呼吸道「混合感染」情况,令医院儿科压力大增。新华社
进入秋冬高峰期,内地许多儿童感染呼吸道疾病。新华社
进入秋冬高峰期,内地许多儿童感染呼吸道疾病。新华社
内地多处地方出现儿童呼吸道「混合感染」情况,令医院儿科压力大增。新华社
内地多处地方出现儿童呼吸道「混合感染」情况,令医院儿科压力大增。新华社
内地多处地方出现儿童呼吸道「混合感染」情况,令医院儿科压力大增。新华社
内地多处地方出现儿童呼吸道「混合感染」情况,令医院儿科压力大增。新华社
进入秋冬高峰期,内地许多儿童感染呼吸道疾病。新华社
进入秋冬高峰期,内地许多儿童感染呼吸道疾病。新华社
进入秋冬高峰期,内地许多儿童感染呼吸道疾病。新华社
进入秋冬高峰期,内地许多儿童感染呼吸道疾病。新华社
内地多处地方出现儿童呼吸道「混合感染」情况,令医院儿科压力大增。新华社
内地多处地方出现儿童呼吸道「混合感染」情况,令医院儿科压力大增。新华社
内地多处地方出现儿童呼吸道「混合感染」情况,令医院儿科压力大增。新华社
内地多处地方出现儿童呼吸道「混合感染」情况,令医院儿科压力大增。新华社
锺南山建议老人及免疫力差的民众补打新冠疫苗。新华社
锺南山建议老人及免疫力差的民众补打新冠疫苗。新华社


河南中医院儿科日治3000童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周荣易早前受访时表示,其医院儿科日均接近三千,主要以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目前已出现流感与支原体交叉感染情况。

北京友谊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聂姗则指出,现阶段肺炎支原体、流感、肺炎链球菌等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处于流行阶段,这些呼吸道疾病一般会出现咳嗽、咳痰、流鼻涕、发烧、浑身乏力的症状。

聂姗表示,「有的人感染一种病毒后,可能还会感染另一种病毒。目前,支原体合并细菌感染的比较多,如果出现混合感染,通常病情会相对重一些,对免疫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对肺部造成的影响会更多一些,进而导致病程增长、症状也较为严重。」

聂姗于10日在《新京报》的访问中指出,混合感染对免疫功能造成一定损害,对肺部造成的影响会更大一些,使感染的程度更深,导致症状加重、用药量大、病程长、治疗难度大。

狂咳 不退烧须即求医

专家介绍,今冬呼吸道传染病有些虽然症状不重,但也会出现肺炎、白肺。

北京朝阳医院儿科副主任姜越10日在《新京报》中表示,呼吸道传播的病菌,常见症状包括发烧、咳嗽、流鼻涕,不同病菌也会有症状上的差异。譬如支原体也发烧,但以咳嗽为主。病毒感染则容易出现高热,有的孩子可能因此出现高热惊厥、喘息。

姜越提醒,孩子发烧24小时至72小时后再来医院,血象会有更清楚的表达,否则可能检测不出异常。如果发烧一直不退或咳嗽剧烈,家长要引起重视,及时来医院就诊。

国家疾控局就曾发文提醒,一旦患者或其他家庭成员出现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改变、严重呕吐与腹泻等重症倾向,应及时就医。患者去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特别是5岁以下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或肥胖者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应尽快就医。

国家已备6款疫苗供选择

此外,中国工程院院士锺南山表示,依病毒模型推算,本月至明年1月会有一波小小的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呼吁民众特别是长者和免疫力弱的人群,要尽快接种第二代疫苗。

锺南山在广州出席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大会时指,期新发现的新冠变异株变化不大,致病性不大,但传染性高,而且对疫苗逃逸作用有所增强。

他指国家已经准备好应对,有6种疫苗可供选择接种。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