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获通过成「国际医药法规协调会议」观察员 卢宠茂:为成为国际药械权威机构铺路

2023-11-09 12:09

衞生署今日(9日)公布香港于10月31日在「国际医药法规协调会议」于捷克共和国举行的大会上,获正式通过成为其观察员。资料图片
衞生署今日(9日)公布香港于10月31日在「国际医药法规协调会议」于捷克共和国举行的大会上,获正式通过成为其观察员。资料图片

衞生署今日(9日)公布中国香港于10月31日在「国际医药法规协调会议」于捷克共和国举行的大会上,获正式通过成为其观察员,为香港长远建立「第一层审批」药物和医疗器械注册制度踏出重要一步。

医务衞生局局长卢宠茂。资料图片
医务衞生局局长卢宠茂。资料图片

医务衞生局局长卢宠茂表示,目标是按部就班,由现时的「第二层审批」起步,建立国际和国内认可的「第一层审批」制度,以做到日后能直接根据临床数据和专家意见,在本港审批药物、医疗器械和技术。

他又指,此举有助病患者更早使用最先进的新药,亦可吸引更多本地及海内外药械企业,选择在香港进行研发和临床试验,并逐步加强香港审批的能力、认受性和地位,确保最终的药械审批获内地及国际认可。

卢宠茂又指,《行政长官2023年施政报告》宣布一系列重要措施,继「1+」新药审批机制于月初式生效,另一项措施是中国香港会透过以观察员身分加入「国际医药法规协调会议」,掌握药物规管最新发展并推进本港药物规管制度,进一步与世界衞生组织表列规管机构看齐,为长远发展香港成为国际药械权威机构铺路。

「国际医药法规协调会议」是一个国际性权威组织,现时共有15名监管机构成员,其宗旨是协调各成员的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制订各项涉及安全、效能及素质的国际最高标准的指导原则。

香港科研制药联会高级执行董事陈素娟指,ICH是国际权威组织,能成为其观察员非常重要,日后可建立国际化的「第一层审批」,令本港批出的药剂制品证明书(CPP)获国际认受。她指,本港目前药物注册要参考他国的CPP批出,即本港注册药物的安全、疗效及品质是达到「人地的标准」,通过通过成为观察员,有助本港日后策划本土的CPP标准时,检示做法是否达到ICH的水平。

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会长崔俊明指,对本港快速被列入ICH观察员感惊喜,「反映ICU对本港医学、临床研究水平等都好有信心。」他指,本港大学、尤其是2所医学院在国际临床研究的参与非常多,研究亦经同行评审,质素获国际认同。且本港能以地区身份加入成为ICH观察员,实属罕见,日后更可望成为少数持「地区身份」的会员。

崔认为,ICH举措亦反映国际期望本港成为进入内地药械巿场的窗口,因目前外国药进入内地,需要进行中国本地临床研究,需时或2至3年,「日后若本港成为ICH会员,可自行审批药物的CPP,药厂可望通过港澳药械通等机制免除在内地临床研究步骤,加快打入中国巿场。」

记者:脱芷晴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