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利奥被指「可怕老板」 工作环境严苛 新书揭桥水赚钱秘密 「投资方法极模糊」

2023-11-08 17:37

全球规模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Bridgewater Associates)长期备受争议,据《纽约时报》调查记者科普兰(Rob Copeland)所著《The Fund》于周二(7日)发布,称其创办人达利奥(Ray Dalio)为「可怕老板」,并将桥水描绘成一个可怕的工作场所。他指出,桥水基金在投资决策、团队文化等方面都存在问题,令人们质疑桥水基金到底是传奇还是骗局。

《纽约时报》调查记者科普兰(Rob Copeland)所著《The Fund》于周二(7日)发布。
《纽约时报》调查记者科普兰(Rob Copeland)所著《The Fund》于周二(7日)发布。

在1975年创办的桥水基金,以其量化交易和宏观经济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而闻名,到2009年已成为美国规模最大的对冲基金,目前管理资产规模总额超过1,200亿美元。事实上,桥水一直对外强调团队合作和透明文化的重要性,但达利奥的投资策略一直被严格保密,令外界对其投资理念所知甚少。科普兰近日则在《纽约时报》上发表该书的长篇书摘,试图揭露其投资策略的秘密。

桥水团队不超过10人能入「信任圈」

书中提出,达利奥自创立桥水基金以来,在发现全球经济或政治大局变化、并从中赚钱方面拥有惊人的技能。但科普兰表示,这既很有道理,又毫无道理,因桥水对于自身投资方法的描述极其模糊,还指出桥水基金约99%的交易都是根据长期未明确的规则实现自动化。

针对透明度问题,科普兰称,关于桥水如何在市场上投资数千亿美元有两个版本。达利奥向公众和客户介绍了其中一个版本,但现任和前任投资员工表示,另一个版本是秘密的。在桥水,只有不超过10人能步入团队核心,而达利奥将这个群体称为「信任圈」。

不过,早在9月,就有媒体报道指达利奥和桥水基金试图封杀这本书,并提起数十亿美元的诉讼。书中称桥水并没有复杂量化的交易系统,完全依赖达利奥本人直觉来进行投资决策。对于该说法,达利奥和桥水基金的律师表示对冲基金并非一个由一人统治的地方,因98%的情况下都是由系统做出决定;亦有桥水前员工表示,他在桥水3年期间,公司有投资决策委员会,也有计算机程序编写的交易系统,会有一系列参数针对市场情况进行调整。

员工不堪高压文化 被逼哭或辞职

书中提出,桥水有极为严苛的企业文化。在桥水公司的大部分历史中,每位员工都会收到一张 「棒球卡」,上面写有对其能力或品格的评价,而同事们也会对这些评价做出贡献。这种制度的结果并非通过诚实和明智的反省,来实现自我完善的良性循环,而是通过一种偏执和对弱者的惩罚来实现,例如曾有停车场工作人员因为设计的停车卡被认为太大而遭到解雇;当达利奥发现自己小便池旁的地板上有泼溅物时,他也会召集一名副手进行调查。

科普兰还提到,在桥水为他工作的1,600多人都接受着达里奥的心理操纵。但面对不同的观点,达利奥拒绝改变,如有任何问题,他也会让助手向员工的iPad发送即时民意调查,以压倒性地表明他是对的,从而赢得所有争论。

因此,桥水高压的文化让许多员工不适应,甚至出现员工被逼哭的情况。该前员工亦表示,这种情况确实屡见不鲜,如2008年,时任桥水首席运营官的Hope Woodhouse,就曾在高压的环境下不堪重负提出辞职。

离职员工创业 多成亿万富翁

该前员工指出,桥水员工流失率非常高,但并非完全由不适应公司文化而离开。他认为相比投资机构,桥水更像一家创业孵化器。许多从桥水离开的员工都选择创业,并成了亿万富翁,如Domino Data Lab、Oscar Health、Braze、Health Sherpa等这些价值几十亿、甚至数百亿的创业公司,都是在桥水工作过的员工离开后创办的。

事实上,和其他投资机构不同,桥水在招人方面并非专注于金融、经济等大多数主流目标专业人群,而是雇佣植物学、音乐专业毕业生,而不同专业背景的人能提供许多不同视角。

另外,他指桥水遵循完全透明、诚实的文化,鼓励说真话,不用顾忌在公司内的级别职务高低,但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这样的文化,令人对人之间的批评和指责有时变得赤裸裸,并让许多人无法接受。

---
投选心目中把ESG实践得最好的机构 赢主题乐园门券! https://bit.ly/46TyJFM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