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认证嘉许| ESG概念多年来不断演变 中国早于宋代已提倡 「有可持续性发展才能达至万世」

2023-11-08 09:29

人类并非今天才关心环境、社会、管治和可持续发展,大湾区碳中和协会理事邵志尧表示,中国应该是最早提出相关议题的国家,北宋张载(字横渠)写下了「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意即注视环境和保育,讲出如何看待群体与个体的关系,与社会相关,还有文明的延续方法,即企业的管治。而要达到万世,就需要有可持续性的发展。2003年12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在哈佛演讲,就曾引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迹。

「ESG」在不同年代也有不一样名字

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百废待兴,英国经济学殿堂级专家凯恩斯主张的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表明GDP可以由政府牵头创造,把毁坏了的基建修好,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为培养国民这个观念,凯恩斯便大力鼓吹责任和强调社会的重要性。

两次世界大战距离约40年,加上在韩国和越南发生了两大意识形态阵营之战,令到当时的人类对战事产生厌恶。嬉皮士(Hippie)是当时流行的文化,他们那一代为国家和社会已奉献了很多,认为社会亏欠了他们,他们想逃离社会,用音乐和药物麻醉自己。「责任社会投资」中带有「社会」字眼令他们反感,便把「社会」抹去,只剩下「责任」这个关键词,即是「责任投资」(Responsibility Investment)。

上世纪80年代经历能源危机,石油价格飞升、东西方阵营冷战到了最高点,当代人非常担心是否有足够资源可供后人应用,故持续性是最关心的议题,「社会」和「责任」抢不了眼球,「可持续投资」(Sustainability Investment)应运而生。

上世纪80年代经历能源危机,石油价格飞升、东西方阵营冷战到了最高点,当代人非常担心是否有足够资源可供后人应用,故持续性是最关心的议题。
上世纪80年代经历能源危机,石油价格飞升、东西方阵营冷战到了最高点,当代人非常担心是否有足够资源可供后人应用,故持续性是最关心的议题。

Smart Beta融合ESG初阶

由90年代开始,中国高速发展,贸易全球化带来无限商机,第三世界也急起直追,急功近利的商家为了破坏环境,雇用童工也在所不免。因此,联合国订定了相关守则,希望成员国追随,加强强调企业除了盈利之外,更要珍惜环境、兼顾社会责任,以及提高企业管治的标准。「ESG」便在这时候诞生,西方国家的基金和家族办公室都会按坊间不同的ESG评级标准投资。为吸引资金,企业会主动探索怎样提高评分的方法,由诱因去驱使企业动脑筋,比强调责任带来更显著的成绩。

2015年的「Smart Beta ESG Investment」就是传统以简单加权的ESG评分,被学者和投资公司认为在数据中存有偏差。为作出修正,平衡地区和行业的不同评分标准,所以对一些常见因子偏差(factor biases)作出剥离,获得比传统市值加权指数更好的风险调整后收益,今天Smart Beta融合了ESG的初阶,相信未来10年有很多空间可供发展。

相关文章:

用科技助中小企实践ESG 蒐集数据最重要 「有数据就可客观分析」

港ESG证书报读人数冠全球 占总报考人数两成 CFA学会︰业界求才若渴

---
星岛X理大携手推动永续发展 「ESG认证计划暨嘉许礼」2023  把握报名机会 https://bit.ly/45kDhn5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