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成港人支持兴建更多资助出售房屋 议员倡实行「储款预购」机制

2023-10-19 16:23

立法会议员林筱鲁(右)。(常彧璠摄)
立法会议员林筱鲁(右)。(常彧璠摄)

房屋问题一直是香港重中之重的问题,新一份《施政报告》将在下周三(25日)推出,立法会议员林筱鲁希望政府检讨中长远房屋政策。他于8至9月向九龙西及港岛东居民发出问卷调查,共收回508份问卷,逾8成受访者支持政府兴建更多资助出售房屋,协助中低收入家庭置业,会考虑购买的人数超过5成。

长远应考虑调整公私营房屋土地供应比例

林筱鲁表示,未来房屋建设用地已见充足,亦已扫除法规及行政上不必要的冗长程序;中、短期的出租公屋供应亦已在输送带上,正是适当时候,重新检视中、长期的出租公屋及资助出售房屋比例、公营及私营房屋的土地供应比例,与及强化促进出租公屋流转的手段。被问及公私营房屋土地比例可如何调整,林强调,待未来5年公屋供应量12.8万个目标逐步达标,特别是4万6千个居屋等资助出售单位到位,届时才较适合进一步考虑将公私营房屋土地供应比例由「7:3」恢复至「6:4」。

立法会议员林筱鲁(右)。(常彧璠摄)
立法会议员林筱鲁(右)。(常彧璠摄)
立法会议员林筱鲁希望政府对中长远房屋政策作出检讨。(常彧璠摄)
立法会议员林筱鲁希望政府对中长远房屋政策作出检讨。(常彧璠摄)
林筱鲁建议政府重新检视中、长期的出租公屋及资助出售房屋比例、公营及私营房屋的土地供应比例。(常彧璠摄)
林筱鲁建议政府重新检视中、长期的出租公屋及资助出售房屋比例、公营及私营房屋的土地供应比例。(常彧璠摄)
他建议政府应积极考虑推出「储钱换地花」,实行「储款预购资助出售房屋」机制。(常彧璠摄)
他建议政府应积极考虑推出「储钱换地花」,实行「储款预购资助出售房屋」机制。(常彧璠摄)
立法会议员林筱鲁(右)。(常彧璠摄)
立法会议员林筱鲁(右)。(常彧璠摄)

调查发现,过半受访者正申请公屋,其中85.4%未获偏配,近5成已轮候超过5年。调查又发现,受访者中有近4成居于不适切居所,近6成的人均居住面积低于房署所定的人均标准,即76平方尺,而超逾7成受访者对居住环境只感一般以至非常不满。

8成受访者支持政府兴建更多资助自置房屋

另外,有56.6%受访者的租金/供楼占入息超过30%以上,负担高于相关国际水平。逾8成受访者支持政府兴建更多资助出房售屋,协助中低收入家庭置业,会考虑购买的人数超过5成。考虑置业者有逾4成以居屋为目标,另外倾向买私楼及绿置居的则各占2成多。以是否支持重建夹屋为题,支持者逾6成,反映有能力和意愿但攀不上私楼的中产为数不少;而近7成受访者认为在楼价仍高企的情况下,有必要优先解决本地人需要。

住屋问题妨碍青年及家庭发展

此外,住屋问题亦妨碍青年及家庭发展,逾7成青年人受访者认为住屋问题影响青年人婚姻规划,近7成表示影响其工作规划,而近5成则表示影响生育规划。另外,超过8成受访者认为住屋问题是决定结婚及生育的先决条件,近7成半认为政府推出更多居住方面措施,对鼓励青年人结婚及生育有帮助。

在不接受或准备不接受派发岀租公屋的回覆中,超过2成是不便上班上学,另6成人表示是其他原因。虽然市民并不排拒北部都会区,但近9成倾向市区或传统新市镇。此外,在冀望居住环境和生活配套设施得以改善之时,近8成认同在重建旧区时增大地积比率。

林筱鲁建议政府重新检视中、长期的出租公屋及资助出售房屋比例、公营及私营房屋的土地供应比例,与及强化促进出租公屋流转的手段。他又提出,政府应以负担能力为原则,以多元化的财金手段,通过减低首付比例、延长按揭贷款期及提供担保等手段,协助市民能在可负担的供款水平上置业。

林筱鲁︰政府应考虑推出「储钱换地花」

政府承诺未来5年公屋供应量达12.8万个,加上3万个简约公屋单位,林筱鲁形容「条数已经锁定」,政府可以透过优化政策增加市民自置「资助出售房屋」的意欲、及或可透过增加面积来释放更多出租公屋,举例300平方尺的「资助出售房屋」加多20%面积,相等于加多60平方尺,有助于鼓励新家庭生小孩,以增加自置的吸引力。

此外,他表示现时情况「储钱追唔到楼价涨幅」,政府应积极考虑推出「储钱换地花」,实行「储款预购资助出售房屋」机制。此外,他认为政府亦应充分利用新区土地,与重建计划作策略性挂勾,让前期项目增大容积率,并加快改善旧区环境。

记者 常彧璠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