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星堆文物令世人惊艳 明起西九故宫馆展出

2023-09-26 21:30

「凝视三星堆—四川考古新发现」展览,明起西九故宫馆展出。
「凝视三星堆—四川考古新发现」展览,明起西九故宫馆展出。

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时代文物,部份貎以外星人,令世人惊艳,一向有「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之美誉。其中一件全球最大、保存最好的青铜面具,以奇异的巨大双目,彰显神灵的威严,还有纤薄如纸的金面罩等合共120件文物,由明日起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出,至明年1月8日。观众通过这批距今2,600至4,500年的古代文物,欣赏神秘且浪漫的古蜀文明。

这个名为「凝视三星堆—四川考古新发现」展览,当中近半文物首次「走出」四川,由中银香港独家赞助,即日起至明年1月8日在故宫文化博物馆8号展厅展出,分为「穿越之眼」、「三星堆的城市生活」、「三星堆的神与巫」、「三星堆的来龙去脉」4个单元,分别讲述当时的生活及祭祀文化。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首席研究员焦天龙说,三星堆文物以「大眼睛」为特徵,大量出土的青铜眼形器和眼泡形器,都是古蜀人崇拜眼睛的证明,希望市民观展时能多思考和关注。

最触目的展品,是公元前1300年青铜制「大面具」。
最触目的展品,是公元前1300年青铜制「大面具」。
黄金制「面罩」,是目前出土中最大的金面罩。
黄金制「面罩」,是目前出土中最大的金面罩。
在2022年出土的「大神兽」,它四方阔口、双耳竖起,高约1米,是三星堆迄今发现的最大青铜神兽。
在2022年出土的「大神兽」,它四方阔口、双耳竖起,高约1米,是三星堆迄今发现的最大青铜神兽。
于1986年的「二号神树底座」,此器为神树的底座和部分焊连的树干,底座呈山形。
于1986年的「二号神树底座」,此器为神树的底座和部分焊连的树干,底座呈山形。
「虎头龙神像」凸眼、獠牙,口衔带状物,是三星堆出土最高的动物造型青铜器之一。
「虎头龙神像」凸眼、獠牙,口衔带状物,是三星堆出土最高的动物造型青铜器之一。

最触目的展品,是公元前1300年青铜制「大面具」,于2021年出土,是迄今全球发掘到最大的青铜面具,高71厘米,宽131厘米,重约65.5公斤,用作祭祀,估计是神灵的化身。同年出土的还有黄金制「面罩」,是目前出土中最大的金面罩,重约350克,它的边缘向内卷,应附着在第二个人面形器之上,但后者未被发现。

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冉宏林介绍一件身体上翘的「虎头龙神像」,它凸眼、獠牙,口衔带状物,是三星堆出土最高的动物造型青铜器之一。冉又特别提到,神像腹部有一块以铜丝固定的长方形青铜片,估计是个「小机关」,望观众到场时留意。另一件在2022年出土的「大神兽」,它四方阔口、双耳竖起,高约1米,是三星堆迄今发现的最大青铜神兽;经拼对发现,上部本来应是承载三号坑顶尊跪坐人像,是为三星堆造型最奇特的器物之一,亦可能为当时神庙内的重器。

除了展示最新出土文物,展览亦展示于1986年的「二号神树底座」,此器为神树的底座和部分焊连的树干,底座呈山形,有指是《山海经》里屹立在东方神山的「扶桑」神树。此外,展覧采用3D全像投影技术展示镇馆之宝之一、高达3.96米的「一号青铜神树」,让观众感受神树的雄伟。

 展览介绍了三星堆文明发展过程,以及部分青铜器的修复过程。焦天龙希望藉此让市民进一步了解考古工作,又引用历史学家傅斯年的名言,称考古学家并不是只读书,而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