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瀚民:香港须致力成为大湾区科创发展的推动者

2023-09-01 10:31

特区政府于去年12月公布《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下称《蓝图》),目标是五年后实现创科企业数目及投资额均显著增加,十年后打造香港成为全球科技初创企业融资中心。

特区政府于去年12月公布《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
特区政府于去年12月公布《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

相关文章:

汇聚政商翘楚 共探湾区机遇|「中国宏观经济暨大湾区融合」论坛2023

培训人才犹如球队营运

2022年的创新科技产业从业人员约为45,000人,但根据《蓝图》预测,十年后的人员需求将增至约100,000人,换言之,香港十年内需新增55,000创科人才。虽然香港有「背靠祖国 联通世界」的优势,但要成为国际创科中心,最重要的就是人才,人才培养犹如球队一样,要「罗致」和「青训」。

政府优化吸纳人才措施

「罗致」便是要吸引人才,从人才产业链去分析,第一制造氛围,第二制造市场,第三吸引企业,第四人才自然跟著企业走。国家十四五规划下,支持香港成为八大中心,氛围绝对存在;而特区政府成立的未来基金下的「香港增长组合」有300亿投资于创科和大湾区发展,以政府行为推动市场发展;有了氛围和市场,特区政府亦成立了「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和「人才服务窗口」,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和人才在香港落地生根。

创科培训宜推前至中学

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强「青训」工作,培养本地人才,包括在教育上加大STEAM在学校正规课程份额,以至将创科培训推前至中学,及早培养学生的创科思维,甚至考虑成立一所「科技中学」,达至创科的普及化和精英化,为未来的科技化社会做好准备。

陆瀚民认为,香港的独特优势是「背靠祖国 联通世界」。
陆瀚民认为,香港的独特优势是「背靠祖国 联通世界」。

鼓励青年大湾区积累经验

香港有其独特优势─「背靠祖国 联通世界」,相对于其他大湾区不同城市,更是一种错位发展,互利共赢。鼓励香港的青年人才可以在大湾区内不同城市流动并积累经验,参与大湾区建设,增强自身竞争力,为香港和国家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陆瀚民
香港立法会议员

星岛85周年之「中国宏观经济暨大湾区融合」论坛2023  9月4日同步网上直播  立即打开《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yLrgYZ

相关文章:

卢家培:助力湾区优势拓展「一带一路」实现共享共赢

朱海斌:重塑香港国际金融定位融入国家大局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