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幸福设计」 房屋署总建筑师:要让居民找到家的感觉

2023-08-28 07:00

公屋「幸福设计」 房屋署总建筑师:要让居民找到家的感觉
公屋「幸福设计」 房屋署总建筑师:要让居民找到家的感觉

目前全港约有200万人居于公共屋邨内,今届政府上场后首份《施政报告》中提出,要为居民设计一套「幸福设计指引」,房署及委托的顾问近月密密开着「幸福号」小巴,到各邨收集意见。负责今次项目、本身是艺术家的房屋署总建筑师李民伟,曾设计全港多条屋邨,对他而言幸福就是要让居民找到家的感觉,「今次系想吓新嘢,透过玩嘅时候令居民讲多啲、谂多啲」,更科学地设计指引,将来套用至公屋设计,甚至建筑师同业均可使用。

房屋署总建筑师李民伟(左)、邻里关系研究所总监何力辉(右)。 苏正谦摄
房屋署总建筑师李民伟(左)、邻里关系研究所总监何力辉(右)。 苏正谦摄
房屋署总建筑师李民伟(左),曾设计全港多条屋邨,对他而言幸福就是要让居民找到家的感觉。 苏正谦摄
房屋署总建筑师李民伟(左),曾设计全港多条屋邨,对他而言幸福就是要让居民找到家的感觉。 苏正谦摄
对于何谓幸福,何力辉认为可能邻里间打声招呼,就是幸福的开始。 苏正谦摄
对于何谓幸福,何力辉认为可能邻里间打声招呼,就是幸福的开始。 苏正谦摄
公屋的原身是徙置大厦逐渐演变出来,不同年代有着不同的设计。李民伟解释,设计是与社会演变产生。苏正谦摄
公屋的原身是徙置大厦逐渐演变出来,不同年代有着不同的设计。李民伟解释,设计是与社会演变产生。苏正谦摄
李民伟认为,随社会及居住环境改变,是时候做一次深入研究,在全港十八区了解各区的需要,以整合一套大家有共识的设计指引。苏正谦摄
李民伟认为,随社会及居住环境改变,是时候做一次深入研究,在全港十八区了解各区的需要,以整合一套大家有共识的设计指引。苏正谦摄

李民伟︰公屋设计随社会演变产生

公屋的原身是徙置大厦逐渐演变出来,不同年代有着不同设计。李民伟解释,设计是与社会演变产生,举例爱民邨的「双塔式」公屋,中间有很大的天井,是为了提高采光度,防止暗角发生罪案,到社会更关注私隐,就开始有「十字式」及「和谐式」,而近年已离开标准式整幢去设计,将不同家庭需要弄成不同大小的积木,在地盘因应山势、风向等,以不同的积木堆砌而成。他认为,随社会及居住环境改变,是时候做一次深入研究,在全港十八区了解各区的需要,以整合一套大家有共识的设计指引。

街坊冀处理在非吸烟区吸烟问题

今次「幸福设计指引」地区谘询活动,会有不同的壁布板,让街坊挑选理想家园的需要,亦有卡纸写出想改善的地方,在场的研究员又会引导居民,以拼图砌出幸福家园的想法。黄先生一家四口在23年前搬入兴华(一)邨,拥有300多尺、属于自己的家感觉十分好,「以前租屋100几尺,又要同人分租好唔方便,返到屋企心情都唔系几好」。他称自己很知足,社区环境已很好,写下愿望是想当局处理有人在非吸烟区吸烟,又笑言:「如果大堂装埋冷气都几好」。

今次「幸福设计指引」地区谘询活动,会有不同的壁布板,让街坊挑选理想家园的需要。 苏正谦摄
今次「幸福设计指引」地区谘询活动,会有不同的壁布板,让街坊挑选理想家园的需要。 苏正谦摄
在场的研究员又会引导居民,以拼图砌出幸福家园的想法。 苏正谦摄
在场的研究员又会引导居民,以拼图砌出幸福家园的想法。 苏正谦摄
有街坊了解幸福公屋之旅。 苏正谦摄
有街坊了解幸福公屋之旅。 苏正谦摄
黄先生一家四口在23年前搬入兴华(一)邨,拥有300多尺、属于自己的家感觉十分良好。 苏正谦摄
黄先生一家四口在23年前搬入兴华(一)邨,拥有300多尺、属于自己的家感觉十分良好。 苏正谦摄
他强调自己很知足,社区环境已很好,写下愿望是想当局处理有人在非吸烟区吸烟。 苏正谦摄
他强调自己很知足,社区环境已很好,写下愿望是想当局处理有人在非吸烟区吸烟。 苏正谦摄

获政府委托做今次调研的邻里关系研究所,其总监何力辉笑称,幸福就是如此虚幻,街坊往往或只能说出细微的事,但透过活动引导,很多居民、特别是长者可以说出他们的需求。他亦透过今次项目,看到公屋不是千篇一律,举例海达邨的连结做得很好,很多街坊都感觉方便且看到维港,「无谂过公屋睇到维港都咁靓」,因应这地区特徵,居民会思考甚么是幸福感,除了这些简单活动,下阶段会做小组讨论,深化及转化居民的想法。

何谓幸福?何力辉︰邻里间打声招呼是幸福开始

对于何谓幸福,何力辉认为可能邻里间打声招呼,就是幸福的开始,要学会如何去体谅他人的需要,先给予别人幸福再去想自己,或会令社区更和谐,希望转化居民想法时,可以做到这一点。

李民伟补充,研究的结果可以有助房署深化通用设计,例如甚么高度的门钟可方便小朋友、轮椅出入需要那些过路设施、长者休憩地方座椅的高度等,都有待市民告诉团队,希望大家看到「幸福号」时,都可以停下来给予意见。

记者:郭咏欣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