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2023︱李家超赴筲箕湾参与谘询会 明白短期内要「搞活夜市」

2023-08-20 09:30

李家超等官员出席地区谘询会。陈浩元摄
李家超等官员出席地区谘询会。陈浩元摄

政府已于月初展开施政报告公众谘询,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早(20日)在筲箕湾一间学校举行地区谘询会,与市民直接见面交流,了解市民关心的议题和政策。3名司长、3名副司长,以及15个政策局均会出席地区谘询会。特首政策组早前表示,预计超过100名市民出席参与,他们包括基层人士、中产人士、青年人、学生、退休人士等。

李家超等官员出席地区谘询会。陈浩元摄
李家超等官员出席地区谘询会。陈浩元摄
李家超等官员出席地区谘询会。陈浩元摄
李家超等官员出席地区谘询会。陈浩元摄
李家超等官员出席地区谘询会。图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陈浩元摄
李家超等官员出席地区谘询会。图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陈浩元摄
李家超等官员出席地区谘询会。图为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杨何蓓茵。陈浩元摄
李家超等官员出席地区谘询会。图为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杨何蓓茵。陈浩元摄
李家超等官员出席地区谘询会。图为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衞。陈浩元摄
李家超等官员出席地区谘询会。图为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衞。陈浩元摄
李家超等官员出席地区谘询会。陈浩元摄
李家超等官员出席地区谘询会。陈浩元摄
李家超等官员出席地区谘询会。陈浩元摄
李家超等官员出席地区谘询会。陈浩元摄
李家超等官员出席地区谘询会。陈浩元摄
李家超等官员出席地区谘询会。陈浩元摄
李家超等官员出席地区谘询会。陈浩元摄
李家超等官员出席地区谘询会。陈浩元摄
李家超等官员出席地区谘询会。陈浩元摄
李家超等官员出席地区谘询会。陈浩元摄

李家超:本港科技应用方面需加强

【12:30】李家超其后透过新闻稿表示:「我和我的团队在今日的地区谘询会中与市民有很好的交流,很有收获,听取了不同的宝贵意见。我深深感受到大家对香港这个家园的深厚感情,和对共建更美好香港的热切期盼。为市民解决日常生活遇到的问题,让市民过得幸福,是我和团队的责任,也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目标。」
  
他续指:「我深信制订政策,既要有大局观、战略性和创新思维,同时也必须从市民日常生活的不同需要出发,了解社会不同阶层民众的生活情况,这样才能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我和团队会积极考虑大家的意见,希望可以回应市民对特区政府的信任和期望。」

政府指,在未来一个多月会继续透过不同形式的谘询会和社区探访等活动,广泛听取不同界别的团体和人士的意见。公众人士亦可经不同途径,包括《施政报告》专题网站和社交媒体,以及电话热线、电邮、传真及邮递等提出意见。

【11:59】李家超总结指,十分感谢大家出席谘询会给予意见,有地区层面议题,也有广泛社会都关注的议题。他指,地区问题每个地区都有不同,每日都有变化,关注点、处理方法都可以不一,认为治理体系和统筹能力很重要,例如政府处理衞生黑点,当做到治理体系优化后,类似问题可一一关注,做得更加到位。

其二,大家都重视做好经济,短长期议题都有。短期而言,大家都知道市面尤其是明白短期内要「搞活夜市」,积极推动一些活动;长远而言本港的旅游事务也要优化,现时游客不止购物,也有深度游。此外环保、文化、美食、古迹等,都可以开拓新天地。

其三,大家重视培训本地人才,文化多元发展,对接社会需求。他表示会一一研究清楚大家的建龄,并平衡优次。

【11:40】另一个小组讨论的主题涵盖金融贸易、创新科技、交通枢纽。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指市民讨论内容包括创科发展、金融的投资创科基金、如何刺激股票市场交易、零售、餐饮市道情况等。李家超亦关注科技议题,提及香港在科技方面有优势,也有成功的地方,但他指从刚才市民的意见中,听到在某些领域需大力加把劲,李家超特别指出需在「应用」方加把劲,认为在研发、技术、系统方面香港「系得嘅」,惟在应用方面需要「贴地啲」。

李家超亦认为市民提及的智慧泊车、智慧消费等是「应用」,表示收到这方面的声音。另外在政府及民间角色的配合,他以中东为例,指政府的角色是「开大门」,之后就是由民间、商业与商业(B to B)之间「开小门」、开不同的窗口、更要开当中的内容。他认为政府可以推动「内容」,但实际仍需靠大家的力量,需要「成个香港队一齐去团结」,他以民生政策措施为例,指政府虽有主导角色,但需大家市民配合。

李家超等官员出席地区谘询会。陈浩元摄
李家超等官员出席地区谘询会。陈浩元摄

【11:35】在「拼经济」为主题的小组讨论环节,律政司司长林定国简述指听到很多市民关心房屋问题,包括屋邨重建、三无大厦管理、文艺场地等。李家超坦言「房屋问题就大家都关注㗎喇」,他指已多次解释「无土地就好难有房屋,就算有土地,我哋起楼总系要时间」。

李家超提及已在立法会修例缩短建屋流程,部分更缩短四成至一半时间,还有短暂措施令供应乎合急切需要的人士可住,例如过渡性房屋以及新的简约公屋。他认为在整体土地供应及规划是有大量工作要做,因此交椅洲人工岛是会做,亦感谢市民提出「喺任何工程都好,对于居民应如何照顾日常生活,尽量不受影响」。

他又指基建对于任何工程及房屋发展都非常重要,因此刚才市民提出对基建考虑的意见,政府回去也是会一一去听。他认为「基建既要系早做,但始终都有时间性,每个基建一做咗之后要改系非常困难,因此在规划方面的时间是要加大」。但他亦直言「意见愈多、愈早,愈喺我哋考虑嘅时候愈容易摆落去」。

【11:23】李家超在回应主题为「惠民生」的小组讨论时表示看到有一个特徵,是大家说了很多生育问题,指听到很多意见应如何帮助及鼓励生育,他表示明白要「鼓励生仔、数量要多啲」,并指会回去研究。

就学生教育问题,李家超认为教育是需要多元化、照顾不同兴趣的人有多元出路,而且应学以致用及贡献社会。他希望学生「一读完书就即刻有就业机会或创业」,因此如何让学生有多元发展、特别是在八大中心所需的人才及劳动力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李家超指小组讨论有一小时与司局长一同交流,指制度政策方面除了特首,每个局对它的政策范畴是最多、最熟悉理解、更是最有资源。他亦重申很重视大家的意见,表示在写施政报告时会在重点优次方面,尽量去容纳大家的意见。李家超其后转到「拼经济」的小组。

【11:10】第三节进入小组讨论。有市民关注学贷问题,建议毕业后可用不同方法减息,例如做社会服务等,免却青年人的负担。

【10:59】李家超在回应第二节问题时表示,看到市民对地区关切的问题也是「不吐不快」,亦感谢市民「讲俾我哋听」,他直言「好多问题我哋系知道,但重点喺边到,你哋觉得最应该处理系边啲问题,你哋讲咗俾我哋听,我哋返去系会一一研究」。

李家超认为今日关注地区问题是很应该,指完善地区治理系统后,相信地区方面的措施及到位程度会更好。而加上未来新组成的区议会,以及地区治理专队的两个组织,包括政务司司长委员会和副司长的专队,将针对每位市民刚才提及每日、每个阶段、每个层次的问题而一一关注。

他指每个问题在地区都不一样,因此更应在地区层面去帮助大家。他表示市民表达的意见是会一一收纳并积极处理,包括在统筹及制度方面,一一落实大家关注的新措施。

【10:50】有市民提及衞生黑点的跟进,以及建议推动官民合作爱护香港环境的运动;另有教育工作者关注在疫情社交距离措施后,小学生人际交流出现问题。有商界人士关注政府疫情期间提出的「百分百担保特惠贷款计划」,到今年10月中小企要开始还本,但关注现时经济环境下,中小企未能偿还,希望政府评估及了解。

【10:38】第二节内容环绕教育、青年、扶贫、医疗及社福。市民提出的关注,主要包括渗水办工作效率、职专教育、体育项目的普及、STEAM教育的认证制度等。

【10:30】第一轮一共有9人发言。李家超综合回应指,时间关系未必可一一回应,但会在编写施政报告时一并考虑。他指,感受到大家对不同问题的热切关注,包括与地区有直接关系的区内交通问题,例如南区及慈云山,另亦有涉及大环境的问题如住屋、置业、文化、教育等议题,他指本次谘询会目的是希望就市民提交的意见思考应如何订下处理问题的优次。

至于应如何说好香港故事,长远来说,李家超认为需让人知道香港是可令人圆梦的地方,有很多机遇,经济上亦有发展动能,加上政府不断外出招商引资,并推出不同措施培育本地人才。而短线方面,需介绍香港是美食之都,很方便、自由、包容,香港在文化内涵、表演场地方面亦有很多吸引之处。他预告,施政报告有相关政策推出。

【10:17】有南区居民、科技大学学生关注南港岛綫西段发展,去年施政报告未有提及。另有市民关注慈云山交通、重新吸引游客来港消费的方法、鼓励生育政策、街头表演产业化、鲸鱼保育、青年面对住屋和学贷困难等。

【10:13】李家超指,上一次施政报告十分感谢社会各方普遍认同施政方针,希望继续聆听大家意见,巩固上次报告落实的政策和指标,将其做深、做广。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