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管制︱鸭寮街大声公叫卖 实测分贝高达92 档主忧生意跌8成:罚则赶尽杀尽

2023-08-10 18:15

环保署拟修禁商贩用扬声器叫卖。
环保署拟修禁商贩用扬声器叫卖。

环保署提出修订《噪音管制条例》,建议包括禁止店铺及商贩在公众地方使用扬声器叫卖,并设立定额罚款1万元机制、调整最高罚款等。《星岛头条》记者今午(10日)到深水埗观察,发现在鸭寮街与北河街一带,多间商铺使用喇叭协助叫卖商品,例如花洒头、电视盒子等,测量的噪音水平高达92分贝,亦有菜档使用大声公宣传特价优惠、吸引途人注意。

有档主认为叫卖属地区特色和传统,若罚则设为1万元是「赶尽杀尽」,预计生意会减少7至8成 。亦有档主质疑罚则太重,认为不应一刀切,若超出指定分贝可先给予警告,屡劝不改后才罚钱。

售卖花洒头档主刘生。陈极彰摄
售卖花洒头档主刘生。陈极彰摄
售卖花洒头档主刘生。陈极彰摄
售卖花洒头档主刘生。陈极彰摄
记者实测鸭寮街与北河街一带,商铺使用喇叭叫卖噪音高达92分贝。陈极彰摄
记者实测鸭寮街与北河街一带,商铺使用喇叭叫卖噪音高达92分贝。陈极彰摄
在鸭寮街与北河街一带,多间商铺使用喇叭协助叫卖商品。陈极彰摄
在鸭寮街与北河街一带,多间商铺使用喇叭协助叫卖商品。陈极彰摄
环保署拟修禁商贩用扬声器叫卖。陈极彰摄
环保署拟修禁商贩用扬声器叫卖。陈极彰摄
市民梁生。陈极彰摄
市民梁生。陈极彰摄
机顶盒店员陈先生。陈极彰摄
机顶盒店员陈先生。陈极彰摄

深水埗叫咪卖电视盒 店员:要静咪去深水湾住

售卖电视盒子的职员陈生表示,现时已经「无乜生意」、「嗌都无人买」,笑指「呢到系深水埗,唔系深水湾,住得呢到、租金平就预咗㗎啦,你有钱要静嘅咪去深水湾住!」他认为叫卖是鸭寮街的特色,不应被扼杀,若实施1万元的罚则,他直言「咁真系执笠玩完㗎啦,我唔嗌咪,靠咩搵食?」

售卖花洒头的档主刘生则指,罚则势令生意大减7至8成,指不用咪和喇叭难以向客人介绍产品,途人行过亦难以吸引他们注意。他坦言若有数十人围观,「如果就咁讲,佢哋边有心机停低系到听我讲,佢哋都会走啦!」他认为修订建议禁止使用扬声器叫卖、但可播放音乐或球赛,令人难以理解,反问:「点解播歌就得,叫卖就唔得?如果系噪音骚扰,你播歌都系骚扰到人。」他指若罚款1万元太严苛,可限定某水平以上才算违规,会较易让商户适应。

市民梁生赞成罚款,认为公众地方「成日开住个大喇叭嘈喧巴闭」很滋扰,直言「罚钱梗系好,罚到佢唔敢!」他认为1万元罚则有阻吓性,足以让商铺「收声」,减少对楼上居民的滋扰。对于有商户担心对生意影响,他认为「人哋系有心嚟买嘢,行过啱就买㗎啦,唔需要嘈住嗌人嚟买你啲嘢」,但亦认为罚款不需要一刀切,可先用仪器量度,超过某一个水平就给予警告,第二次再犯才罚钱会较合情理。

蔬果店店员吴生指,大声公叫卖是特色。陈极彰摄
蔬果店店员吴生指,大声公叫卖是特色。陈极彰摄

蔬果店店员吴生:大声公叫卖是特色

据记者现场实测所见,一般街道上的声量约为70分贝,而商户叫卖的扬声器附近则平均达83分贝,而最高更录得92分贝,接环保署的准则,已相当于建筑工地内破碎机运作的水平。

蔬果店店员吴生指曾收到嘈音投诉,但其后已将音量收细,不会播太大声造成滋扰。他认为用大声公叫卖是特色,最好能保留「传统」,又指认为使用大声公叫卖有助生意,比叫纯「用口嗌」较能吸引顾客。但他表示若立例禁止也惟有「熄咗佢」,「唔通俾佢罚钱咩」。

深水埗居民伍小姐支持设立罚则。陈极彰摄
深水埗居民伍小姐支持设立罚则。陈极彰摄

居民支持修例:起码唔会嘈住瞓觉

当区居民李小姐也表示,「周不时喺屋企都听到嘈音,不分早晚都有」。她认为设立罚则有阻吓性,对居民来说是好事,指做生意不需要靠叫卖,直言「路过想快啲离开嗰个噪音嘅地方」。另一居民伍小姐指平日在家中也受到嘈音滋扰,认为设立罚则也是有需要,对居民来说「起码夜晚唔会嘈住瞓觉」。

记者:陈俊豪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