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洗牌|中国失美国最大进口国地位 15年首次 被两大国爬头

2023-07-18 06:00

中美关系近年变得紧张,多个领域均现脱鈎迹象,而自2018年战贸易战开打以来更出现新格局。美国数据显示,从中国进口货品价值,在今年首5个月大跌25%,份额更是15年来首次失落第一,已被两大国家超越,反映国际贸易结构正悄悄起变化。

中国货比例见19年最低

《日经新闻》引用美国商务部的贸易数据统计,今年首5个月美国自中国进口的货值为1690亿美元,占其进口总额13.4%,按年减少了3.3个百分点,是19年来的最低水平,当中半导体进口额大削一半,日用品、电器等产品亦有所下降。

墨西哥输美创新高 加拿大重拾增长

此消彼长之下,「北美三雄」近年急起直追,数据显示,首5个月美国从墨西哥的进口货值达到195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而美国从加拿大的进口亦达1760亿美元,超过了中国。

经历中美贸易战后,不少企业将生产线移师东南亚,在今年首5个月,东盟对美国出口达到1240亿美元,是历史第二高位,较10年前倍增。

中国藉金融海啸领风骚

中国自入世后,凭藉其低廉价格及供应链集中,在国际贸易舞台急速上位,2009年取代了加拿大,成为美国的第一大进口国。目前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是15年前3.8倍,出口总额亦增长了2.5倍。

近两届华府对中方施铁腕

在美贸易顶峰时期于2015年至2018年,中国在美国进口份额达到20%水平,但2017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后,发起贸易战,对总价值37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实加徵关税,至现时的拜登政府仍维持高关税政策。除此之外,拜登政府更以经济安全为由,在高端半导体及通信设备方面,切断与中国联系,在半导体制造、新能源电池、稀土矿物和医药用品四大领域,下令重组供应链。

分析:东盟增长或属中企迂回出口

另一边厢,中国正在加强向东盟的出口,根据中国海关贸易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国出口按年下降17%,但对东盟出口增长2%,并成为最大出口目的地。有分析指,中国企业运往东盟的货品中,部分会加工后转口美国及其他国家,有关「迂回出口」模式正在增加。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