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交流答问会︱李家超承诺强化法律人才培训 赞梁美芬「桃李满门」
2023-07-13 10:25
特首李家超今早(13日)出席立法会互动交流答问会,主题包括「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法治人才」和「应急安全」。期间他多次详细反问议员具体建议,尤其在法治人才方面。
【11:56】本身是律师的选委界议员陈曼琪建议,由香港与内地大学开设新型法律双学位,让法律结合新兴的科学,包括将法律与人工智应、信息网络、生物科技等结合,以配合新时代的发展,令香港成为中外法律人才的培训基地。她又建议推动国家仲裁国际化,引进不同内地仲裁机构到香港设置分支机构,有利于完善内地涉外仲裁的制度设计,亦都同时加强香港作为亚太区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的优势,协助国家打造国际仲裁的品牌。
她亦称本港有九成法律界是中小型规模,认为政府应针对他们的特色和需要,力助其发挥所作,释放大部分律师的发展潜力,建议特区政府与大湾区城市政府牵头,加强香港与内地中小型律师行的交流和协作,推动双方联营合作。
李家超认为,陈曼琪提出的双学位、结合法律与其他领域是很有建设性,当局会细心研究。至于协助中小型律师行,他相信律政司已一直在这方面做大量工作,包括在大湾区律师考试让他们可在大湾区城市内执业,且两地律师行合伙亦已获放宽等。他亦指,政府一直有资助中小型企业,如中小型律师行符合资格,相关的资助应可协助律师行推广,但如何利用好,当局会做好对接工作。
【11:42】本身是律师的民建联周浩鼎表示,疫情前中央有外交人员来港接受国际法的培训,而接下来8月初会有组织帮助亚非法协的外交人员,来港接受国际法的培训,直指虽然《基本法》下外交是中央事权,但若香港得到外交部的指导及协助继续做国际法培训,建议针对「一带一路」国家,让他们的政府或外交人员来港接受培训如播下种子,让香港与该国家建立长远良好关系,提升香港声誉,自然私人机构要做培训都会来港,帮到国家做好涉外法治。
李家超回覆称,「一带一路」建设是希望做到制度、政策、人才相通,若香港发展成为法律人才培训基地,相信对建设「一带一路」发展有积极作用,相信外交部会很支持香港的做法。
【11:40】民建联葛佩帆支持香港与大湾区城市建立联防联控、优势互补的联合应急机制,保障人民生命财政安全。她建议政府跨部门团队就五大方面进行工作,包括与内地相关部门建立常设沟通渠道,制定联合应急机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人才培养、培训;建立区域应急中心;制定相应法律法规,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
【11:34】经民联梁美芬表示,香港有两文三语、普通法的优势,容易与国际接轨,而内地有法官能前往联合国处理国际法相关案件,她提问李家超特区政府能否帮助香港法律人才参与选拔联合国法官。
李家超先赞扬梁美芬在法律学生方面「桃李满门」。他曾指示律政司司长作一个简单分析,得悉外国有很多判例都会引用香港的案例,证明香港法律人才非常优势,特区政府会大力支持他们。他也反问梁美芬如何能扩大影响力。
梁美芬指,香港有3间知名法学院,它们应有「一国两制」和国家节奏,为香港、为国家所用。另外,香港亦应培养熟悉「一带一路」国家的法律人才,这样才能打造香港成中外国际法律枢纽。
李家超续指,他对凝聚力量有深刻感受,指香港两个法律组织,香港律师会、香港大律师公会,以及3间法学院等,都需要团结,这同样适用在其他议题。
【11:27】选委界议员尚海龙表示,三年疫情期间市民看到,香港的公共管理、危机管理需要提升,更引述澳门特首贺一诚称,贺是从新闻上看到香港封关的消息;当澳门安排电子限额分配防疫物资时,香港市民仍然在四处扑口罩。他关注三年过去后,特区政府在重大危机管理事故当中是否有提升,以及如何做好跨部门协调和社会动员。
李家超表示,去年的《施政报告》中提出的跨部门动员,主要是针对第五波疫情本港所面对的问题,相应地强化了系统设置及运作,包括建立全政府的动员机制,让政府在有需要时,可动员百分之三或五的政府人员,亦提到关爱队是动员力中很重要的元素,赞扬很多队员均有自发性。
【11:21】选委界议员林顺潮表示,中央政府与港澳衞生部门,早于2005年签署关于突发公共衞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协议,建立传染病和突发衞生事件资讯通报和应急合作机制,从签定协议至今的18年内,发生了两件重大事情,包括持续三年的新冠疫情,以及国家全力推动大湾区城市群的发展。他关注政府会否就此协议作出检讨、优化和更新,以配合后疫情时代以及未来大湾区发展所需。
李家超表示,相关的协议于2018年已更新,这与林提出要不断检讨协议机制的想法是一致的,且在经过抗疫后,三地更建立了通报及沟通机制,亦在数据监察、讯息交流上均有协议。他续称,疫情期间实测到三地互相成功抗击疫情,并不断加强应变机制,他要求相关的部门,特别是医务衞生局,会继续与两地单位保持良好沟通。
【11:18】选委界李浩然指,香港作为采用普通法为平台的地方,会与不同地区有交流、互动,认为可利用好本港地位去推广中国故事。
他指香港法律界对中东及亚太地区的法律缺乏了解,建议可扩大法学院的范畴,包括开展对非普通法法律地区的研究,更进一步则可设立「成文法」的法学院。
在航运中心方面,指现时已非传统的物流转口,认为需增加金融法律专业人才,以协助转型,例如在海事法律培训的规模仅30人远远不足,需加强培训这方面的法律人才。李家超感谢李浩然的建议。
【11:13】律师会前会长、法律界议员林新强指,香港在「一国两制」下,是全国唯一实行普通法的地区,有优秀法律人才,《基本法》亦容许终审法院邀请其他普通法适用地区法官参加审判、并用案例作参考,认为与其他普通法适用地区仍然接轨。他认为在环境转变下,香港急需改以增加本地律师竞争力、培育更出色的法治人才。
在教育方面,林新强指现时本港缺乏统一的法学专业证书的收生及考试标准,学额不足以让一半的法律系毕业生成为律师,指教出来的律师质素「参差不齐」。他指经多年讨论仍未统一标准是浪费了教育资源。
李家超回覆时表示听到相关意见,表示需帮助律师从业员增强本身的能力,并指得悉律师会正努力去做改进,称近期有大进展,期望会尽快完成改革。
【11:05】工联会郭伟强关注输入外劳问题,他提到期望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能加入更多工会角色。
李家超回应指,理解郭伟强作为工人团体应优先保障工人权益,他强调自己也一样,特区政府在输入外劳方面是本地劳工优先、工资不能低于中位数,以及会增加本地人才培训。他亦指,输入外劳非大量,目前仅仅是本地短缺一半,并且政策也非长期,是有限时的,「批一个、入一个」,会有劳工处把关。不过,无论是本地劳工或是输入劳工,政府都要保障。
【11:03】选委会界别谭岳衡表示,香港近期文化交流活动繁多,包括音乐会、有大学展出国宝等,而这些大多都由中资企业投资,证明在港中资企业除经济贡献外,在文化建设方面亦有所作为。他问李家超,特区政府对中资在推动香港作为中外文化中心方面有什么期望。
李家超笑指,很高兴谭岳衡给他第一次在立法会讲普通话的机会。他随后回应指,对中资的期望很高,无论在2019年「黑暴」、如今建设香港,中资都能发挥很大力量,包括经济、网络、人才等。他并反问谭岳衡对此有何建议。
谭岳衡回应指,中资首先应把更多中外文化资源引入香港,尤其是内地资源,并且应走入社区,丰富香港的艺术交流。此外,中资亦应加大对本港文创、艺术团体的支持,资助交流合作,推展香港成为中外交化交流中心。
【10:59】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议员霍启刚表示,早前曾与Art Basell沟通时,对方反映香港吸引到国际投资者作艺术品交易,并拥有很完善的物流链,是其他地方很难取代的,关注是否应加强本港的优势将文化产业化。
他提到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但文化融资相对较少,相反国家在2010年已发布文化金融政策,发展出文化估值、保险、融资机制,建议香港可考虑放宽上市条件、用共同投资基金投资更多文化企业等,至于作为国际创科中心,香港的文化科技只聚焦于硬件的配置,建议利用更多中华文化数据库,令公众市民做IP活化、AI的剧本创作等。
李家超认为霍启刚提出很全面的想法,又称自己深深感受到霍对推动文化艺术的热诚。他认为文化艺术是很多元,且不少是独立创作者、倡导者,希望由小变大,若要上市的机会,或是远水不能救近火,故第一步应增加多些不同投资的可能性,让商界可作投资。而他亦关注文艺创作后知识产权的保障,未来或需在知识产权平台推动更多工作。至于是否设高层统筹,他指要视乎需要。
【10:50】民建联郑泳舜表示,去年《施政报告》提出,十年文化艺术设施发展蓝图,换言之接下来有机会增加更多场地,亦都会多做文化盛事基,认为这是好开始,下一步要思考如何做到文化艺术产业发展,而近年本港多了很多艺术新地标,吸到很多游客到新地标游览,关注政府要如何将旅游及文化做更好的结合。
李家超回应指,文化及旅游合拼是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将文化、体育、旅游合拼放在一个政策局的目的,是希望将三方面达致协同效应、互相辉映,并形容本港的文化资源不错,其中故宫博物馆每年吸引到超过一百万的游客,「M+」更有三百万。
他续提到,未来要善用品牌性文化旅游,举例明年本港将举办演艺博览、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等,除了内容丰富外更有结合作用,而他到访不同的内地城市,均有提及要发展「一程多站」,例如喜欢「打功夫」可到佛山、古城可到潮州等,如何将香港文化注入,是值得思考的方向。
【10:38】A4联盟杨永杰提及在流行文化方面,在通关后本港举行了不少场演唱会,包括他自己也看了的林俊杰和张学友的相关活动,建议可增加邀请亚洲著名歌手到港开演唱会,吸引旅客访港。李家超回应时指演唱会对推动产业非常重要,例如亚洲其他地区所举办的演唱会非常受欢迎,但他亦表示需在场地建设方面加把努力,在施政方面,他指除发展硬件亦需政策支持,例如设基金帮助文化行业,包括已有的电影基金、资优创意计画等优惠政策。李家超指,以往在推动文艺产业较为零散,现时集中在文体旅局并设文化委员会,并设立文艺创意产业发展蓝图。
民建联陈仲尼则提出应利用好西九文化区,指有大量艺术品在M+博物馆及故官博物馆作展览,他希望发展文化展览市场化,例如融合科技及文化艺术互动,并建议加强推广本地传统文化活动,例如龙舟比赛、大坑舞火龙等。
【10:32】李家超指,第一节讨论的文化艺术发展将会为香港带来庞大机遇,国家十四五规划亦支持香港建设成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第二节讨论的法治人才和应急安全,则是香港一直以来的优势所在。本届政府成立文体旅局、成立文化艺术盛事基金;香港亦是国际大都会,有中西文化汇聚的优势,可以将中华文化底蕴搬上国际舞台。
答问会第一节的主题为「文化艺术产业发展」,藉此了解香港如何发挥中西文化汇聚的优势,推进文化艺术产业发展,以及如何进一步鼓励文创投资与本地创作单位合作,培育本地文化艺术创业者开拓市场。
第二节的主题为「法治人才」和「应急安全」。藉此了解香港可否利用法治优势,建设成「中外国际法律人才培训基地」,以及如何落实巩固香港法治地位,贡献国家推进法治建设,发挥香港联通国家和世界的独特优势和地位。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