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达尼观光潜艇︱专家:5死者经历「恐怖48秒」 泰坦号疑直坠千米海底内爆

2023-07-12 14:25

铁达尼观光潜艇泰坦号疑失去动力直坠海底内爆,西班牙专家称,舱内5人恐在漆黑中挤成一团经历48至71秒后突然死亡。路透资料图
铁达尼观光潜艇泰坦号疑失去动力直坠海底内爆,西班牙专家称,舱内5人恐在漆黑中挤成一团经历48至71秒后突然死亡。路透资料图

铁达尼号观光潜艇「泰坦号」(Titan)在海底内爆,导致5人丧命,西班牙潜艇专家马汀(José Luis Martín)推测,泰坦号可能因电力系统故障失控下坠,下坠过程中所有乘客在黑暗中挤成一团,整个过程恐达48秒至71秒,潜艇最终因水压过大内爆,造成所有人瞬间死亡。他称舱内5人过程中恐意识到末日即将来临,形容那段经历将如同「恐怖电影」一般可怕。

泰坦号6月18日上午下潜后1小时45分与母船「极地王子号」(Polar Prince)失去联络,救难团队6月22日在距离铁达尼沉船区487米处发现泰坦号残骸,证实船上的巴基斯坦富商达伍德(Shahzada Dawood)、19岁儿子苏尔曼(Suleman Dawood)、法国退役海军纳若莱(Paul-Henri Nargeolet)、英国航空大亨哈丁(Hamish Harding)及身兼驾驶员的海洋之门执行长拉许(Stockton Rush)罹难,推测潜艇发生「灾难性内爆」。

相关新闻:
铁达尼观光潜艇│泰坦号下潜前细节曝光 乘客最后一刻听最爱音乐
铁达尼观光潜艇|泰坦号残骸上发现疑似人体组织
铁达尼观光潜艇失踪│丧命富商儿系扭计骰高手 欲于深海破世界纪录
铁达尼号观光潜艇︱「泰坦号」内爆5人恐在30毫秒内身亡! 网友曝惊人模拟影片

海洋之门在公司网页表示已暂停所有探索任务和商业运作,没进一步交代详情。网站截图
海洋之门在公司网页表示已暂停所有探索任务和商业运作,没进一步交代详情。网站截图
5名死难者之一:巴基斯坦商人沙赫扎达·达乌德和他 19 岁的儿子苏尔曼。路透社
5名死难者之一:巴基斯坦商人沙赫扎达·达乌德和他 19 岁的儿子苏尔曼。路透社
美国空军出动,协助搜索失踪的「泰坦」潜水器。  路透社
美国空军出动,协助搜索失踪的「泰坦」潜水器。 路透社
美国海岸防卫队表示,在泰坦号残骸中找到相信属于人类的遗骸,将进行分析。AP
美国海岸防卫队表示,在泰坦号残骸中找到相信属于人类的遗骸,将进行分析。AP
泰坦号潜艇残骸从地平线北极号船上卸下。AP
泰坦号潜艇残骸从地平线北极号船上卸下。AP
泰坦号潜艇残骸从地平线北极号船上卸下。AP
泰坦号潜艇残骸从地平线北极号船上卸下。AP
「泰坦号」由「海洋之门探险公司」(OceanGate Expeditions)营运。 美联社
「泰坦号」由「海洋之门探险公司」(OceanGate Expeditions)营运。 美联社
「泰坦号」内爆解体,美国主导调查工与,会与加、英、法等调查部门合作,搜集潜水器残骸碎片。
「泰坦号」内爆解体,美国主导调查工与,会与加、英、法等调查部门合作,搜集潜水器残骸碎片。

泰坦号疑失去动力直坠近千米

目前美国与加拿大的调查团队尚未判定潜艇失事原因,不过据英国《每日邮报》(Daily Mail)、西班牙媒体《Diario AS》英语版报道,西班牙潜艇专家马汀接受《Nius Diario》专访时推测,泰坦号可能在下潜过程中电力系统故障,失去推进力的情况下直坠海底,最终内爆。

他估计泰坦号出事当天一开始先稳定下潜,不过至水下5600英尺(约1707米)深时电力系统故障,此时泰坦号与母船失去联系,在失去推进力的情况下潜艇变得不稳定,很快地,潜艇倾斜成垂直状态,直坠3000英尺(约914米)至8600英尺(约2621米)深的海底。

5人被挤成一团 经历突然死亡

马汀称,舱内5人体重加起来约达400公斤,原本所有人都围在舷窗边观看在黑暗中发光的海底生物,泰坦号失去动力后,聚集在同一边的5人导致船身变得更不稳定,造成潜艇改变姿势,并且「如同箭一般垂直下坠」,「就像一块失控的石头」,他预估此时所有人「挤成一团」,自由落体般的下坠过程持续约48至71秒,「想像那种恐怖、恐惧及极度痛苦,一定就像恐怖电影」。

他称下坠过程中乘客一定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那段时间里,他们意识到所有事,更重要的是,是在完全黑暗的状况下」。

他预估,泰坦号坠落至水下8200至8900英尺深的深海时,因水压突然加大而内爆,他形容内爆发生时宛如「戳破气球」,水压导致潜艇强烈压缩,体积缩小70-80%,推测舱内乘客「瞬间死亡」。

马汀说,下坠过程对舱内5人来说一定相当艰难,因为他们失控坠落,「意识到自己的末日即将来临……突然死亡就在眼前」。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