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郊游│机电署开发「政府物联通」全方位网络覆盖技术 应用于郊区拯救防洪

2023-07-10 00:01

机电署高级电子工程师(数码科技)马灿兴(左)讲解政府物联通(GWIN)技术。 黎咏斯摄
机电署高级电子工程师(数码科技)马灿兴(左)讲解政府物联通(GWIN)技术。 黎咏斯摄

户外郊游近年已成为不少市民的热门假日活动,然而,部分偏远的郊野地区没有流动电话网络讯号覆盖,远足人士一旦发生意外,未必能发送求救信号。机电署近年开发「政府物联通」(GWIN) 全方位网络覆盖技术,推动「智慧郊游」,透过智能内置GPS定位技术的定位装置,用GWIN网络传送定位数据,即使身处手机收不到流动讯号的地方,只要远足人士携带定位装置,亦可用GWIN网络传输数据传送求救信息。另外,新技术亦应用于实时监察防洪及郊外非收费车位空置情况。

机电署电子工程师(数码科技)李嘉俊表示,该署近年开发了一个无线低功耗传感器网络,即政府物联通 (GWIN)。黎咏斯摄。
机电署电子工程师(数码科技)李嘉俊表示,该署近年开发了一个无线低功耗传感器网络,即政府物联通 (GWIN)。黎咏斯摄。
机电署电子工程师(数码科技)香美珍表示,现时有约250个非收费表表路旁泊车位安装了感应器及透过GWIN传递讯号。黎咏斯摄。
机电署电子工程师(数码科技)香美珍表示,现时有约250个非收费表表路旁泊车位安装了感应器及透过GWIN传递讯号。黎咏斯摄。
无人机上安装小型GWIN令个别讯号盲点提供覆盖。黎咏斯摄。
无人机上安装小型GWIN令个别讯号盲点提供覆盖。黎咏斯摄。
在车位上安装泊车感应器,一有车辆停泊就可以感应到。黎咏斯摄。
在车位上安装泊车感应器,一有车辆停泊就可以感应到。黎咏斯摄。
车位被占用后,应用程式上就会显示为「已占用」。黎咏斯摄。
车位被占用后,应用程式上就会显示为「已占用」。黎咏斯摄。

机电署电子工程师(数码科技)李嘉俊表示,该署近年开发了一个无线低功耗传感器网络-政府物联通 (GWIN),采用远程(Long Range; 简称LoRa)无线通讯技术,具低功耗及支援长距离传输的特性,传感器单靠电池已可与相距达7公里的基站作实时连接,省却传统传感器需要独立设置铺设网络及供电问题,大大降低安装成本和复杂性。

通过装设不同的感测器,李嘉俊指,GWIN可构建各种智能应用,来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以及便利市民,例如智能内置GPS 定位技术的定位装置,全方位网络覆盖偏远郊野地区, 当远足人士透过装置主动发出紧急求救信号,系统管理人员可透过综合管理平台收到求救信号及翻查使用者过去位置纪录,协助搜救队伍快速定位并进行搜救,增加救效果速度。

曾与民安队合作推出试验计划

机电署曾与民众安全服务队合作推出试验计划,在圆墩营举行的周年演习及民安队少年团野外定向比赛中试用GWIN搜救系统,保障工作人员及参赛队伍的安全。每名参赛者获派行山安全手表装置,这装置具备定位、求救及电子围栏功能,如出现紧急情况时,参赛者可利用手表发送求救讯号,而在系统管理平台收到求救讯号后,机电署在现场设立的后援中心会把该手表装置的实时定位位置通知 民安队工作人员,以提供协助。

利用搭载小型GWIN基站的无人机 为个别讯号盲点提供覆盖

此外,机电署现正测试另一款可以连接智能电话的GWIN定位装置,装置可同时接驳流动网络及政府物联通网络,以增强其定位追踪能力。为覆盖整个野外训练范围,在进行野外训练时,可利用搭载小型GWIN基站的无人机为个别讯号盲点提供覆盖,更全面地保障山野训练活动的安全。无人机基站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设置并针对特定的位置增强讯号覆盖,对于需要临时加大野外训练范围和突发情况可以派上用场。

实时得悉停车场的空位数目

机电署电子工程师(数码科技)香美珍表示,GWIN亦可实时监测非收费表路旁泊车位空置情况 现时不少停车场使用了停车场车位监控系统,让驾驶者能实时得悉停车场的空位数目。但在一些偏远位置如非收费表路旁泊车位,由于没有网络覆盖或没有电力供应,这些系统在安装监控系统上可能会遇到困难。

为了让驾驶者获取非收费表路旁泊车位的实时空置资讯,香美珍表示,现时有约250个非收费表表路旁泊车位安装了感应器及透过GWIN传递讯号,以探测该泊车位是否已被占用,方便驾驶者实时得悉泊车位的状况。感应器可用电池运作,可在没有供电的地方快速安装运作。泊车位感应器采用雷达及地磁感应技术,以探测泊车位是否被占用。

感应器不会蒐集任何个人资料

机电署强调,感应器并不会蒐集任何个人资料、车辆型号或车辆登记号码,以保障私隐。 现时已安装感应器的非收费表表路旁泊车位位置包括西沙路、新娘潭路及大榄涌郊游径等的私家车、残疾人士及旅游巴泊车位。

防洪监察系统

至于防洪监察系统,机电署和渠务署在香港多个渠底下安装了GWIN传感器,实时监察地下水位及漏水情况。但因为在金属渠盖下,传感器难以把信号传送到地面基站。有见及此,机电署委托了本地大学设计特别天线,把金属渠盖的信号成功传送到监察系统。是项设计发明已经取得专利。

面对机电设施老化及人手不足的问题,机电署指,GWIN可以配合不同的传感器用于偏远机房内,收集各式各样的数据并即时传送到区域数 码监控中心进行分析,及早预测机房内设施的潜在问题并适时跟进, 同时减少现场巡查人手的需要。

机电署会积极向其他部门推广此项技术

机电署高级电子工程师(数码科技)马灿兴表示,目前技术尚未供公众使用,机电署会积极向其他部门推广此项技术,并支援相关部门透过合适活动向公众提供服务。他指出,负责收集数据的基站现时主要设立在政府建筑物,要大范围应用技术遇到最大的困难是解决在私人地方建立基站所衍生的问题。机电署已应用无人机搭载流动基站,在特殊环境中临时扩大传输范围,同时亦努力与其他部门合作,尽快寻找合适地点安装固定基站以扩大网络覆盖。

机电署两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获项

另外,机电署的「政府物联通安全定位装置及无人机基站技术」于2022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中获得银奖;而机电署另一项发明「远程网状网 路技术扩展覆盖范围」亦于2023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中获得铜奖, 这项发明将附近的中途物联通基站互相连接,令本来没有流动网络覆 盖的基站都能接驳至伺服器,大大扩展离岛或乡郊地方的GWIN应用。 机电署将不断优化政府物联通的智能应用,为智慧城市发展创造更多可能。

记者:黎咏斯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