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观点】应对杀校危机 不能苟且拖延
2023-05-09 12:57
下一学年的小一自行收生及统一派位完成内部分配,陆续有学校接获教育局通知,因收生少于十六人的最低要求,来年将不会获派任何小一学生。教育局强调「停派」不等于「杀校」,学校可改以私营开班,申请进行重置或与其他小学合并等。然而,如果有关学校连免费的资助学额也收不够学生,转做需要收取学费、自负盈亏的私营小学,肯定更加缺乏吸引力。
此外,在整体学生减少,但区域分布不均之下,近年跨区重置校舍的需求殷切,惟当局一般会让口碑良好及校舍较残旧的学校优先,没理由收生较少就可以打尖。至于合并求存,则要看是否有相同办学团体或友好学校愿意合作。况且合并与「杀校」实际分别不大,都需要学生转换学习环境及大幅削减现有教职员人手。因此除非有奇迹出现,否则「停派」就是「杀校」的前奏。
相关办学团体、教师、学生、家长,以至校友等,纷纷要求当局网开一面,暂缓「停派」,尤其有些学校只欠一、两名学生便足额。但为了应对学生减少及纾缓「杀校」危机,相关最低收生标准近年已多次下调,由二十四人降低只须十六人,再减下去将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群体生活,政府与教育界都不应不断退让拖延。
《东观点》过去已多次警告,随着港人生育率不断寻底及内地新移民减少,香港将面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化、学童减少、劳动力不足,以至人口萎缩危机,惟政府多年来都未有正视或提出有效解决方案。及至黑暴与疫情引发移民潮与海外升学潮,问题已一发不可收拾。
各界必须承认,学童及整体人口下降是结构性的。有质疑港人是因政治问题而不愿生育,但在这些人眼中非常民主自由的日本、南韩及台湾等,生育率也是屡创新低。政府有必要想方设法刺激港人生育及吸引优质外来人口,但对于「杀校」危机绝对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曾有人寄望随着疫情消减,内地的新移民及跨境学童会迅速回升,事实是因应「零双非」政策的实施,内地的经济、生活和教育水平与香港愈拉愈近,还有愈来愈多港人子女学校的开设,新移民及跨境学童人数估计在轻微反弹之后便会慢慢回落,即是蔡若莲局长所讲的「水尾」。对于有教育界人士建议广招来自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学生,对于大学生还可以考虑,中小学生则先要解决住屋和照顾问题,比处理跨境学童更为困难。
开源不成,唯有节流。相对于由政府制订「杀校」名单,按照学校实际收生情况来决定「停派」,是最公平、民主,符合经济学供求关系,同时最照顾到家长意愿和学生利益的做法。此举亦有助教育界汰弱留强,避免让办得好、受欢迎的学校也被迫减少收生。
教育局与教育界现在要做的,是处理好相关的学生转校及教职员转介工作,将「杀校」对各界的负面影响减到最少,而不是像过往般不断遇难避事,苟且拖延!政府同时要检视因「杀校」而腾出的公帑资源和校舍用地,并加以善用。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