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不要低估中国经济潜力

2023-04-08 16:55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 中新社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 中新社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8日在内地《经济日报》头版撰文,题为《不要低估中国经济潜力》。他指出,高品质发展,是以高品质为导向的发展,在发展基础上实现高品质,这就需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林毅夫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依然可期。
林毅夫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依然可期。
林毅夫认为,中国依然具有人口红利优势。
林毅夫认为,中国依然具有人口红利优势。
中国经济依然保持相对高速发展。
中国经济依然保持相对高速发展。
中国经济增长在全球来看依然领先。
中国经济增长在全球来看依然领先。
上海是中国经济命脉。
上海是中国经济命脉。
高盛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上调至6.5%
高盛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上调至6.5%

林毅夫表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发展阶段来看,中国当前在创新方面具备三个优势。一是后发优势。作为开发中国家,除了原始创新,还拥有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创新来源的后来者优势。二是换道超车优势。以数位为生产要素的新经济方兴未艾,其特性是新技术研发周期较短、人力资本投入较大。三是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遭遇国际格局加速演进、外部打压遏制而被「卡脖子」的问题,是中国在利用后发优势进行追赶时面对的困难。

除了这些创新优势,中国还有人口品质红利的优势。实现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是有效劳动。而且,人工智慧的发展也将减轻劳动力数量对经济增长带来的挑战。

同时,中国还具有很强的国内市场优势。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市场,即使用市场汇率计算,也是世界第二大市场。

林毅夫表示,综合来看,中国经济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当然,这是从供给侧的技术可能性分析得出的结论。在落实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实现双碳目标、绿色发展、缩小地区和城乡差距、照顾弱势群体以及应对国内外各种「黑天鹅」「灰犀牛」问题。若能用好上述优势并稳妥解决好这些问题,每年实现平稳的经济中高速增长是完全有可能的。

林毅夫强调,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挥潜在优势,扩大开放、增强合作、提振信心,让经济实际增长率尽可能接近潜在增长率,对中国和世界都至关重要。

第一,扩大开放有利于中国和世界。从中国角度看,实行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取得增长奇迹的重要原因,也是未来中国经济成功实现高品质发展的关键。同时,中国的开放和发展也是其他国家的机遇。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中国每年为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在25%至30%之间,如果能保持这一贡献率,其他国家出于自身就业、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考虑,会高度重视中国大市场,中国也将因此获得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国际环境。具体而言,应进一步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高标准落实外资国民待遇,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进制度型开放,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等等。以扩大开放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既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需要,也是应对化解外部风险的最好办法。

第二,增强合作是必由之路。目前中国和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准、劳动生产率以及产业结构、技术水准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同时这也表明中国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上还有很大空间。而创新是经济高品质发展的基础,对此,中国不仅要展开与其他国家的技术合作,还要在政策协调、全球治理、绿色环保等方面增强国际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第三,提振信心需要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入手。当企业对经济增长的信心不足,未来预期转弱,投资将随之下降,带来供给的减少,从而冲击供应链,并进一步传导影响就业形势。当个人对经济增长的信心不足,就业和收入的预期下降,消费和最终需求将会明显收缩。可以说,对经济增长而言,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未来的经济政策,一方面需要提升企业家和投资者的信心,另一方面也要增强消费者对收入增长的信心。

---     
《星岛申诉王》于3月1日隆重登场,节目为民请命抱不平、追踪城中热话,亦会搜罗温情小故事。你申诉,我跟进,搵91999933,《星岛申诉王》随时候命!
立即报料: https://bit.ly/3IMunqd   
你的独家报料一旦被采用及报导,将获得乙份奖品。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