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冲突|3男女承认暴动 判监16至19个月

2023-02-09 12:07

占领理工大学的示威者与警爆发激烈冲突。资料图片
占领理工大学的示威者与警爆发激烈冲突。资料图片

2019年11月理工大学爆发连日冲突,有示威者企图突围,逃至科学馆后被捕。其中一案涉及8名被告,当中3名男女在案件开审后,承认暴动罪,今(9日)于区域法院被判监16至19个月。

3名被告郭志帆(26岁,场地布置)、马嘉惠(29岁,护士)及严家朗(30岁,汽车美容技师),早前在案件开审后,承认1项暴动罪;而3人另涉1项暴动罪名则获准存档法庭,不予起诉。

控罪指,他们于2019年11月18日,在香港九龙理工大学、畅运道与科学馆道一带,连同其他人参与暴动;另他们于或约于同年11月17日至18日期间(包括首尾两日),在香港理工大学与其他身分不详的人参与暴动。

法官陈广池劝各被告把悲痛史放下重新开啓新一章奋斗史。
法官陈广池劝各被告把悲痛史放下重新开啓新一章奋斗史。
当日有其他示威者在尖东及红磡等地做包围。资料图片
当日有其他示威者在尖东及红磡等地做包围。资料图片
当日示威者与防暴警爆发激烈冲突。资料图片
当日示威者与防暴警爆发激烈冲突。资料图片
有示威者在尖沙嘴及佐敦等多支援。资料图片
有示威者在尖沙嘴及佐敦等多支援。资料图片
当日示威者与防暴警爆发激烈冲突。资料图片
当日示威者与防暴警爆发激烈冲突。资料图片

法官陈广池判刑时,指被告自诩为义务急救员,惟理大暴动在11月11日已广泛报道,理应广为人知,被告进入理大是助纣为虐,支援占据理大的犯案者,令犯案者心里感到鼓励和温暖。陈官指前线警员和红磡隧道的工作人员亦需要救护服务,但不相信有人会在理大外设立救护站。陈官指3名被告自动请缨、不请自来,没有正规合法角色,正如展览会和演唱会不会有义务急救员。

陈官引述被告郭志帆求情,指受到理大内示威者情绪勒索而留在理大,「现在知道世界不是这么简单」。陈官指从郭的心路历程,再次看见幕后推手在不同平台对年青人的荼毒,把其个人目标前途尽毁,留下「一辈子悲痛」。惟陈官亦指,如无年青人进入理大、没有推波助澜,很难想像这么大的破坏,并形容理大现场如同「乌克兰东部战场」,对理大校园和声誉造成难以想像的破坏。

陈官续指,被告马嘉惠和其丈夫严家朗进入理大,声称帮助受伤人士,却变相成为支持和参与暴动的一员,马的愚昧和鲁莽使她和家人付出沉重代价,「满腔热诚,满脑子的政治氛围却换来一场空,令自己及丈夫面对牢狱之苦」。陈官又指,妻子眼见丈夫因同一事件而入狱,是何等唏嘘和遗憾,但希望两人都知道错在哪里,又称「理想可以很宏大,但现实却可以很残酷」。

陈官又指,严家朗并没有护理资历,却混水摸鱼穿上救援人员反光衣,这可说是误导他人,有机会错误治理他人,使伤者更伤,严亦不应顺从或同意马的想法而进入理大,应该理性分析及劝戒她不要冲动行事。

陈官最终考虑到各被告没有策划和鼓动角色,只会基于11月18日早上那短暂暴动判刑,而不是整体理大暴动为基础,采用监禁2年为起点。3人在开审后认罪,故酌情扣减,判郭和严监禁19个月,郭另因管有无线电而判罚款2500元。陈官指马在身陷困难的情况下,仍为丈夫撰写求情信,加上相信马从事护理的斗志和决心,会痛定思痛、重新做人,给予额外扣减,判马监禁16个月。

陈官在判刑后,指不想说教,但从各被告求情信可见,他们没有对犯案根源反省,又指理大暴动中大批年青人被捕,但幕后推手却能逃之夭夭,被告及其家人则饱受煎熬,青春、前途、理想都付诸东流。陈官指3名被告面对现实,得到较有利的处理方法,是「把一章悲痛史放下,可以重新开啓新一章的奋斗史。」

陈官今天于判刑前,要求被告马嘉惠(29岁,护士)在庭上公开读出其自撰求情信,以及写给其丈夫、同案被告严家朗(30岁,汽车美容技师)的求情信。陈官表示希望令其他人,不论是幸运地没有被捕或不幸被捕,会有所感触,反思「究竟为甚么」。

案情指,2019年11月11日至同月18日,大量示威者集结及占据理大。同月18日约早上8时,有17人包括3名被告身处大批示威者当中,企图在畅运道一带逃离理大,他们一起离开继续在该处集结的示威者而逃走,并冲向香港科学馆的停车场,经后门进入科学馆。当时科学馆并不对公众开放,期间其闭路电视亦拍摄到该17人进入科学馆的情况,其后现场警务人员进入科学馆扫荡,在地下升降机大堂位置发现和拘捕该17人。

同案其馀被告为梁子扬(26 岁,港大学生)、锺泯浚(30 岁,学生)、许宁轩(22 岁,中大学生)、李嘉希(20 岁,大专学生)及张达荣(20 岁,学生)。除了锺以外,其馀人均承认暴动罪,梁另承认管有适合作非法用途的工具罪。李和张早前被判入教导所;梁被判囚18个月;许被判囚15个月。

法庭记者:王仁昌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