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杂志|3年过去通关走向复常 口罩厂提早转型 开发授权设计产品

2023-01-10 09:12

过往疫情严重口罩店大受欢迎,不少更进驻闹市开店。资料图片
过往疫情严重口罩店大受欢迎,不少更进驻闹市开店。资料图片

香港正走向复常,政府专家顾问指口罩令可考虑于夏季放宽。口罩店进驻闹市的境况,日后或难以重现。有本地口罩品牌创办人指,不少口罩厂已结业离场,皆因成本利润早已不成正比,更要面对通关后被加租逼迁的困境。部分厂商洞悉疫情完结的危机,早早准备转型,开发授权设计产品,也有品牌参加外国的医疗展,向专业医疗市场出发。该保留部分口罩生产綫以备不时之需,还是挪出空间供创新科技发展,将是政府下一个难题。

记者 仇凯瑭 林家希

疫情爆发初期,全城疯抢口罩的情景记忆犹新,及后不少港商斥资兴建本地口罩生产綫,多个口罩品牌崛起,连锁式口罩店涌现;然而3年过去,各项防疫措施松绑,只馀下「口罩令」最后一道防綫,口罩店又能否挣扎求存?

成本高利润少 半数细厂结业

本地品牌Gimans Care于2020年创办,见证口罩业的兴衰,创办人李先生忆述,「疫情爆发初期口罩供不应求,2021年市场陆续推出有图案印刷的新款式,最终愈来愈多选择,导致市民失去新鲜感。」李先生指,包括自己在内,本地口罩品牌大多都是「半途出家」,源于政府有资助而设口罩生产綫,甚或有些厂房本来已有无尘车间,便顺势转型制造口罩。不过,不少口罩品牌已经结业,「小型口罩厂已有一半离场,大型只剩下三分一。」

李先生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制作成本跟售价不成正比,「未计原材料的价钱,一个单色口罩的生产成本约6毫至8毫不等,但现时香港零售价愈来愈低,卖低于2元一个很难生存!」他不讳言,口罩生意「不易做」,皆因3年疫情过去,口罩已成为生活必需品,即使款式再多,调整价钱的空间很低。他坦言,铺租同样是另一「死因」,近日两地通关,已做好被加租逼迁的心理准备,「短期租约的业主见游客增多,都加租逼迁,希望转租予利润更高的店铺。」

有同行查询收购生产机器

自2003年沙士已在内地设厂的稳健医疗集团,其副总裁兼香港执行董事及总经理柯家洋不讳言,曾有同行向他查询,在结业后收购口罩生产綫的机器。他说,在港设厂的各项成本均较内地昂贵,随着口罩用量下降,部分本地厂应面临经营困难。他宏观近年才新成立的口罩品牌,指新一代的口罩主打「潮流多花款」,有些更为客人提供订制服务,惟此另类商机能否在疫后持续,仍属未知之数。

李先生坦言,早期可有过万盒口罩定单,近年已回落至数千盒,认为要在复常后生存,只能转型或做好品质「死守」,如该公司取得不同卡通的授权设计口罩后,再进一步设计和生产其他产品,「若政府撤回口罩令,只会保留基本款式和少量限定款式;日后也会把商品的重心,由口罩转移至其他自家设计产品。」另一品牌Savewo则较为乐观,发言人相信随着市民的防护意识增加,未来仍会有不少人在人多挤逼的地方戴口罩。他举例,外国解除口罩令后,对口罩仍有需求,该公司近期参加德国医疗展,便接获大量外国定单,「有品质、高性能的产品,在专业医疗市场上仍有发展空间。」

政府应考虑需否保留生产綫

在口罩最缺乏的时期,社会曾检讨本地缺乏医疗用品生产綫的问题。现时疫情即将完结,本港是否有相应环境维持相关生产綫,Savewo发言人认为一切视乎政府意愿,「回顾过去数十年,流感不时爆发,口罩需求从来都存在。」他指,经过新冠一疫,医用口罩在多国已被界定为「战略物资」,危急情况下禁止出口,「政府要考虑是否保留一定数量口罩在港生产,否则疫症再爆发时要重新搜罗资源,也费时失事。」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