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讯|逾半黑色素瘤带有BRAF基因变异 标靶组合治疗延存活期

2022-12-15 09:30

临床肿瘤科专科戴燕萍医生。
临床肿瘤科专科戴燕萍医生。

皮肤上突然冒出新的「痣」,很多人都觉得问题不大,一名40多岁女士早前在大腿上发现有直径约一厘米的黑色斑块,她初时并没有多加留意,但斑块在在约一个月后迅速扩大。经求医后,被诊断患有第三期黑色素瘤,而且肿瘤带有BRAF基因变异。临床肿瘤科专科戴燕萍医生表示,BRAF基因变异在黑色素瘤中十分常见,有研究显示,这类型患者一旦没有服用BRAF抑制剂,超过一半会于六个月内死亡。

黑色素瘤一般较难察觉,因早期症状与长「痣」相似,患者的会皮肤冒出新的黑斑,或者由原有的痣转变而成黑色素瘤。戴医生表示,黑色素瘤的死亡率特别高,根据医管局数字显示,2020年本港共有83人因皮肤癌而离世,当中有52宗属于黑色素瘤。

一半以上患者带有BRAF基因变异

目前治疗黑色素瘤会按照患者分期。戴医生指出,第一、二期的局部黑色素瘤,可透过手术切除肿瘤。倘若癌症出现转移,便会考虑采用化疗、放射治疗、及药物治疗。不过研究显示,高达50至60%的黑色素瘤患者带有BRAF基因变异。因此,一旦确诊患有黑色素瘤,进行基因检查,亦有助制定日后的治疗方案。

戴医生续指出,有研究指出多项因素会导致患者的黑色素瘤与BRAF基因变异有较大关联性,包括:患者痣的数量多、确诊时年纪较轻、及黑色素瘤生长于身体躯干等等。

标靶组合治疗可用于带有BRAF V600

由于BRAF基因变异会制造有利癌细胞生长的蛋白质,而MEK蛋白质运作亦与BRAF基因有关。因此,抑制MEK蛋白可帮助控制带有BRAF基因变异的黑色素瘤。戴医生指,BRAF V600是黑色素瘤常见的种类之一,目前标靶组合治疗可用于带有BRAF V600基因变异、无法透过手术切除、癌细胞已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的黑色素瘤患者身上,又或者作为BRAF V600基因变异的第三期患者,于手术切除肿瘤后的辅助治疗 。

戴医生表示,对于无法透过手术切除肿瘤,或者癌细胞已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的患者,采用标靶组合治疗的无恶化存活期中位数达11.4个月、五年存活率为20%,较单一标靶治疗的7.3个月及9%的存活率高。另一研究显示,作为三期手术切除肿瘤后的辅助治疗,标靶组合治疗的五年无复发存活率达52%,复发及死亡风险较安慰剂组别降低49%。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