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1月通关「消息」满天飞 政界指「想太多」恐有期望落差

2022-12-14 19:30

社会关注香港何时与内地通关。
社会关注香港何时与内地通关。

近日有关本港与内地通关的「消息」满天飞,有说今月内可以局部通关,甚至指1月可以开放香港市民免隔离通关。随着内地防疫大松绑、本港取消「黄码」变相实施「0+0」,放宽入境限制只是时间问题,社会不免有所憧憬。然而过去两日,医务衞生局局长卢宠茂、行政会议成员林健锋先后公开表示,近日就通关有太多传言,呼吁大家勿轻信,以免反过来影响安排。

有政界人士分析,近日的通关消息没什么确切根据,很可能只是「神女有心襄王无梦」,打从一开始内地就未必想过在短期内全面放宽普通市民入境检疫安排,始终内地都有自身的防疫关注,不应该对短期内免检通关有过高期望。有官场中人说,至今无收到确实通关日期的通知。

医务衞生局局长卢宠茂。(资料图片)
医务衞生局局长卢宠茂。(资料图片)
与内地通关前景未明。(资料图片)
与内地通关前景未明。(资料图片)
与内地通关前景未明。(资料图片)
与内地通关前景未明。(资料图片)
行政会议成员林健锋。(资料图片)
行政会议成员林健锋。(资料图片)
实政圆桌田北辰。(资料图片)
实政圆桌田北辰。(资料图片)

有传言指1月改行「0+3」

打从内地公布「新十条」防疫措施放宽后,本港有关通关内地的消息在政商界流传,有传言指最快下周一(19日)开始,外地入境限制将由目前的「5+3」(5天酒店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大减至「2+3」甚至在1月再放宽至「0+3」;亦有媒体称,1月9日可能是通关「吉日」。其中部份「佐证」,是西九高铁站疑似将有列车到站,以及疫情至今关闭多时的福田口岸再度亮灯,联检大楼内外「灯火通明」云云。

至于保守一点的说法,则有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陈恒镔,他日前引述「内地部门朋友」的说法,指内地本月有机会先对「紧急、公务和商务」开关。

不过特区政府的回应口径相对谨慎,特首李家超昨日行会前记者会中,仅指要按实际情况推进,会做好配合工作,一有确实消息就会公布。卢宠茂在同日下午的记者会中,更指网上有人发布通关的消息,却无任何证据证实,建议市民收到类似讯息时,不要胡乱转发,否则会影响安排及准备工作;林健锋今早在电台节目亦重申此一口径,更笑言「个个都做孔明」。

田北辰:大众对「通关」理解有落差

实政圆桌立法会议员田北辰表示,在内地语境中,现阶段谈「通关」从来只是开放予特定的群体,如商务、公务等,即陈恒镔所指的有限度模式,「from Day 1(由第一日)开始,谈通关所说的就是指某些行业、局部的通关,不会那么快全面开放给普通人,有些人传言会开得很阔,大家就很兴奋,可是那是『吹水』内容,或许是有人会错意吧。所以他们(卢宠茂和林健锋)叫大家不要『想得太多』,这一点我很同意。」

田北辰指,个人没有听到通关的具体时间表或配额的「消息」,可是从原则上分析,内地几经困难才开始「松手」调整防疫政策,很难短时间内再大幅放宽,因为开放予平民免隔离入境,同时意味内地人来港后回内地也不须隔离,风险会以倍数增加,一旦医疗系统不胜负荷,大家最不希望见到的就是「发现放得太宽最后又要收紧」,必须一段时间观察成效及数据后再作调整。

因此田北辰分析:「如果是局部开放给特定组群,随时会发生,甚至明日就公布也说不定;可是全面开放给普通市民,就起码要等到内地计算清楚风险在可控范围内,短期内能否做到呢?」被问到1月有否机会进一步开放至所有市民免隔离通关,他指不会完全排除,但实际上比较困难。

香港防疫措施放宽。黄颂伟摄
香港防疫措施放宽。黄颂伟摄
香港防疫措施放宽。黄颂伟摄
香港防疫措施放宽。黄颂伟摄
香港防疫措施放宽。黄颂伟摄
香港防疫措施放宽。黄颂伟摄
香港防疫措施放宽。黄颂伟摄
香港防疫措施放宽。黄颂伟摄
香港防疫措施放宽。黄颂伟摄
香港防疫措施放宽。黄颂伟摄

资深建制:开放全民通关是另一回事

一名具份量的资深建制人士指,近日很多人传阅1月通关的消息,但实际上是「将自己嘅意愿当成消息」,没什么根据,甚至只是将同一份假文件演化出来的不同版本,但以讹传讹之下愈来愈多人相信:「那大家就要自行判断,到底说话的人是什么背景,是否真的拿到那么多内部消息了。」 

该人分析,以内地行事的作风,年底企业截数、点算货品的高峰期前,稍为开放商务出入境并不出奇,但一说到开放予全民,就是另一回事。

有官场中人表示,至今无收到确实通关日期的通知,但政府会做好前期准备工夫,因内地防疫政策转身快,倘有新措施出台,港府亦要快速跟进落实。

有熟悉国情人士则指,难以评估内地下一步如何调节检疫隔离政策,但相信不会一次过放得太多,1月实行「0+3」的机会仍然存在,只是现阶段难以说得准;另一人笑言,无论最终方案如何,确实不适宜在这阶段给予社会过高期望。

撰文:林剑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