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义工奖2022杰出义工嘉许 面瘫硕士生创立关注精神健康组织助人 初中少女凝聚过百少年义工关注基层

2022-12-12 15:30

「香港义工奖2022」共颁发逾8,000个奖项,包括杰出义工 / 团队及杰出青年义工 / 团队、杰出企业 / 非商业机构、杰出协作计划、义勇奖、义工时数奖、个人义工时数奖、长期服务奖、爱心屋苑及爱心学校等。
「香港义工奖2022」共颁发逾8,000个奖项,包括杰出义工 / 团队及杰出青年义工 / 团队、杰出企业 / 非商业机构、杰出协作计划、义勇奖、义工时数奖、个人义工时数奖、长期服务奖、爱心屋苑及爱心学校等。

由民政及青年事务局与义务工作发展局合办的「香港义工奖」昨日举行颁奖典礼,表扬不同界别尽心尽力服务社会的优秀义工、团队、企业、机构及团体。奖项响应政府推动地区关爱及青年发展的施政方针,透过得奖者鼓励更多市民及年轻人投入义务工作,并获多位来自政、商及学术界的重量级嘉宾人担任评审及委员,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常任秘书长林雪丽亦有出席活动。奖项一共颁发逾8,000个奖项,当中设有杰出青年义工及团体奖,不少年青人获得嘉许。

疫下创立组织关注精神健康问题 助情绪病患者融入社会 
陈尚懿(Michael)是杰出义年青年奖得主之一, 自小患有脑癌,导致右边面面瘫,令他中小学时期成为被欺凌和杯葛的对象,曾三度考DSE才成功入读副学士,及后转读中大,现时就读社会工作硕士。大学时期曾与义工活动,例如长者和精神健康的,而疫情期间因为很多人都有精神健康问题,所以就和一班同样关注大众情绪健康的人一起建立了一个中大学生组织「同行鸟」。Michael认为近十年不少组织都推动社会共融,帮助身体残疾人士和或心理健康有问题的人,「但我认为很多人都会对精神健康会有误解,我期望在公众教育方面能对不同羣体都做更多,让大家减少误解。」

「同行鸟」最初主要找有情绪病的同学访问,慢慢多了坊间的情绪病患者主动接触他们做访问,两年间已有80多个情绪病患者访问个案,Michael表示大家都很愿意分享自己的故事,「情绪病患者与我们建立了一个互信的关系,令到我们有紧密的联系。希望透过访问等等的活动集合他们,令到他们更容易融入社会。」

目前「同行鸟」的恒常义工约有30人,全都经过教授和社工作同理心的基础训练,教晓义工如何积极聆听和以同理心去倾谈,而且定期会有模拟访问的练习活动,令大家在实战之馀都有机会深化访问技巧。

中学生创义工组织 凝聚百人扶助基层人士 
现年就读圣保罗男女中学的中二生潘浠淳(Clarisse)是今届最年轻青年义工奖得主,小学时期已参与不同的义工活动,例如长者探访或跟小朋友玩乐,她认为这些都是比较表层的服务,「服务都是一次性,可能我做完这一次就以后见不到这班小朋友。所以我决定成立一个机构,就是现在的Light Their Rights HK,希望可以去服务多一些基层的人士,尤其是小朋友,让他们更多学习机会,与我我们建立一个长期的联系。同时希望一些跟我背景差不多的人士,可能都是自小比较幸福的同学,即使年纪多小都可以为这个社会出一份力。」

Light Their Rights最初只有十多人,透过社交媒体和成员们在学校的积极宣传和邀请,现时已凝聚近100人之多。Clarisse表示作为学生义工组织,会找一些机构和组织合作举办基层小朋友活动,但因为组织较新,容易被拒绝,「很开心会有一些机构去赏识我们这些学生义工组织,给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慢慢去发展。」由于义工团队很多都是未成年的学生,所以会请合作机构安排一些成年人来帮忙,「义工活动有成年人跟著我们会比较安全,也让成员们的家长放心。」

现时组织的恒常义工活动包括教授小朋友知识、补习和举行辩论课堂等,希望为基层小朋友提供多一些学习的机会,此外亦有关注露宿者和长者的服务。
 

潘浠淳(左)和陈尚懿(右)是今届「杰出青年义工奖」的焦点。
潘浠淳(左)和陈尚懿(右)是今届「杰出青年义工奖」的焦点。


出于真心了解社会问题 以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回馈社会
香港人生活节奏急促,Michael认为未必每个人都有时间去做义工,亦有部份人要求义工证书,「一张证书能证明甚么呢?实质的利益都未必是一个真正的推动,能将自己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其他人,这个满足感才是推动香港人做义工的一个原动。」

Clarisse认为有很多青年拒绝做义工,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不知道这些问题的存在,「香港需要加强公众对社会上的认识,让他们知道问题的存在。很多香港人或是青少年都会是一些很热心的义工,很想回馈社会,但首先一定要弄清了解问题,再加上同理心就可以成为一个好的义工。」

25年以上获颁长期服务奖
因应今年特区政府回归25周年,香港义工奖设有长期服务装颁发给服务25年以上的义工,其中来自义务工作发展局的Patrick参与义工25年,多年来探访戒毒所、家居维修,另外会帮忙做义务导游及摄影影工,他表示,起初会加入义工行列是因为他认为做义工能够认识朋友,学习更多不同的事情。有正职的Patrick大多在周末做义工,他感激家人在背后无声支持才能继续做义工。而是次得奖者中最长服务年期的是来自香港红十字会的施钊洋先生,投入义工服务长达61年,多年来他最难忘就是培训青少年成材,令他非常感动。

「香港义工奖2022」颁奖典礼中,义务工作发展局主席彭韵僖律师致辞时表示:「香港义工奖成立的目标,是为回应政府施政及社会发展方向,鼓励更多市民特别是年轻人,积极参与义务工作,用创意推动义工服务及计划,关心弱势社群,团结地区力量,推动居民发挥守望相助义工精神,令社会感受到更多爱与关怀。」

义务工作发展局主席彭韵僖律师鼓励更多市民特别是年轻人,积极参与义务工作,用创意推动义工服务及计划,关心弱势社群。
义务工作发展局主席彭韵僖律师鼓励更多市民特别是年轻人,积极参与义务工作,用创意推动义工服务及计划,关心弱势社群。


特设爱心学校一奖 推动学生参与义工
大会亦有设立爱心学校等奖项,香港普通话研习社科技创意小学夺得卓越爱心学校,校长陶群眷女士及校监梁兆棠指,学校以多元的活动希望让学生可自小培养成为义工的习惯。校监指:学生如自小认知到帮助别人的重要性,把之放于较高位置,便不会觉得是额外功课。

(社会资讯)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