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载木铎传声与时俱进 理大香港携手迈新纪元

2022-11-22 08:00

理大已发展成研究型大学,积极推动科研。
理大已发展成研究型大学,积极推动科研。

今年是香港理工大学成立85周年,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展望未来发展时说,理大一直紧贴香港脉搏,在香港不同经济社会时期,培育人才,发展科研,贡献社会。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创校之时,本为香港官立高级工业学院;当时仅有航海无线电操作、机械工程及建筑工程三门课程。随香港经济转型,理大与时并进,茁壮蜕变成长,并坚守办学精神,培养社会所需专才,未来将抖擞精神,助香港融入大湾区发展大局,继往开来,推动创科经济发展。  

滕锦光教授回顾理大历史时表示:「理大最初的使命是支援本地工业发展,而至今理大已经是国际知名的工程学教学和研究重镇。随著服务业起飞,理大亦相继开办了相关专业,包括广为人知的酒店与旅游管理、设计、康复治疗等专业,配合本港多元化经济发展。」

时至今日,理大已发展成研究型大学,多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积极推动交叉学科研究,针对社会需要提出解决方案。

研究成绩卓越
理大在多个学科卓然有成。在探索宇宙方面,近期为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开发了「火星相机」,并参与探月的「嫦娥五号」以「表取采样执行装置

完成了全自动的表土采样及封装任务。其他领域研究应用落地的例子,还包括以光纤光栅技术监测铁路安全,以及利用光学离焦技术制造减慢儿童近视加深的眼镜镜片等。最近更参与新一代航空与航天推进技术研发。

理大以「开物成务、励学利民」为校训,致力于转化科学发现成果;最近就成立「理大高等研究院」(PAIR),以16所研究院和研究中心组成,推动交叉学科研究。
 

最近就成立「理大高等研究院」(PAIR),以16所研究院和研究中心组成,推动交叉学科研究。
最近就成立「理大高等研究院」(PAIR),以16所研究院和研究中心组成,推动交叉学科研究。


滕锦光教授解释,近年社会面临的不少问题,难靠单一学科破解。PAIR作为中央研究平台,推动交叉学科协作,愿景是解决人类面临的各项挑战。PAIR辖下的研究院与研究中心各有焦点;从智慧城市、未来食物、以至深空探测;共通点则是针对社会需要。PAIR汇聚了逾400位高级研究人员,为目前大湾区内规模最大的交叉学科研究平台,旨在助力推动香港和大湾区建设成国际创科中心。

接轨未来发展
理大服务香港,配合发展大局,校址从香港湾仔活道迁往九龙红磡现址,校舍虽几经扩建,却也早已不敷应用;土地不足亦限制了本港吸引人才。

滕锦光教授认为,香港缺乏科研人员住屋政策,年青科研人员难以安心留港,类似深圳已有人才房之设,吸引及留住人才,值得香港参考。《施政报告》进一步落实发展北部都会区措施,可为本地大学以至科创企业提供巨大发展空间,推动香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成为突破困局的契机。

展望北部都会区
以理大为例,目前有超过2,000名博士生和2,000名左右研究人员,北部都会区建成后,如果届时博士研究生和研究人员迁入,既一举解决科研人员住屋问题,亦更易融入大湾区发展。北部都会区可以规划开辟大学校区;研究人员可与深圳高科技产业协作,连结产业链和市场,形成更具发展潜力的环境。
 

理大博士研究生可望迁入北部都会区,以解决科研人员住屋问题。
理大博士研究生可望迁入北部都会区,以解决科研人员住屋问题。


香港发展与大湾区发展密不可分,以理大培养的独角兽企业「海柔创新」为例,业务是开发仓库管理机械人,亦选择赴深圳发展。滕锦光教授认为,在这个领域香港的市场太小,香港的仓库无论数量或面积上,均远远不及内地多;其次香港缺乏产业链,加上成本较高,难在机械人制造领域与广东省竞争。初创公司北上深圳,既是为了市场,亦在土地成本等因素。

转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科技,须衔接更大市场。北部都会区供应土地,加上毗邻深圳,亦可令大学更好呼应发展大局,进一步实践办学的抱负。

紧贴时代发展
85年以来,香港理工大学见证过不少变迁;包括1994年升格大学。滕锦光教授加入理大时,正好是理大升格为大学前一个月,见证理大从专注于教育训练,转变为一家世界级研究型大学,而面对中国的发展机遇,理大更加要吸引人才,革新课程和学习环境,培育新一代的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及数学 (STEAM)人才。时至今天,理大在最新公布的 202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再度取得佳绩,位列第 79 位,较去年跃升 12 位,连续三年上升。

本届政府积极罗致国际人才,理大在吸引海外专才,亦表现优越。

滕锦光教授说,上届政府推出「杰出创科学人计划」,资助本地8家大学,吸引国际著名创科学者来港参与教学研究。第一和第二轮获计划批准的70位来港学者,理大占去近四分之一。今年理大超过 200 名学者跻身史丹福大学最新发布的全球首 2% 科学家排行榜,成绩令人鼓舞。理大在建筑与建造(13人)和土木工程(16)领域更拥有全球大学中最多的首 2% 科学家, 表现出色。
 

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教授
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教授


理大发展本科生教育,改革课程以外亦重视培养社会责任,为本港首家「服务学习」列为必修科目的大学。同学以专业知识技能,服务弱势社群以回馈社会并作为实习。理大学生参与本港和内地项目外,足迹远至乌干达和柬埔寨等发展中国家。

他期望,理大至少有一半本科生可参与外地服务学习,到2028年达到每名本科生均有至少一次机会外出交流学习。理大开创的服务教学理念,已赢得多项教育奖项。

他表示,理大要培养具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学生,加强科研和知识转移,目标是与香港同步,回应时代所需,迈向新纪元。

(教育资讯)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