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鼻疽|深水埗配水库32个泥土样本呈阳性 4个基因与深水埗群组相似

2022-11-03 12:26

深水埗爆发多宗类鼻疽菌感染。衞生署衞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与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今日(3日)会见传媒,汇报深水埗区类鼻疽感染个案调查进展。中心指,深水埗配水库有32个泥土样本呈阳性,4个基因与深水埗群组相似。

欧家荣表示,自8月至今深水埗出现20宗感染类鼻疽个案,化验各患者的感污途径、泥土、食水及日用品样本及调查各患者曾到过的食肆或其他地点,未有发现共通之处,而且超过一半患者大部分时间留在家中,大部分时间留在家中,而且大多为长期病患,更难确定感染原因。 他说,当局经调查后找不到20名患者的流行病学关联。

类鼻疽感染个案调查进展简报会,请点击组图浏览:

中心在五个配水库泥土,验到32个样本对类鼻疽菌呈阳性,当中6个可培植出病菌,里面4个基因跟早前深水埗群组非常相似。叶伟豪摄
中心在五个配水库泥土,验到32个样本对类鼻疽菌呈阳性,当中6个可培植出病菌,里面4个基因跟早前深水埗群组非常相似。叶伟豪摄
袁国勇建议在配水库通风口加装过滤装置、在水中增加氯气含量、在配水库出口加装紫外光消毒、区内高危人士不要饮用未经煮沸的食水等。叶伟豪摄
袁国勇建议在配水库通风口加装过滤装置、在水中增加氯气含量、在配水库出口加装紫外光消毒、区内高危人士不要饮用未经煮沸的食水等。叶伟豪摄
袁国勇说,只要基因排序不同,不涉及同一源头,市民便不用太担心。叶伟豪摄
袁国勇说,只要基因排序不同,不涉及同一源头,市民便不用太担心。叶伟豪摄
深水埗区配水库有泥土样本对类鼻疽呈阳性,部分的基因分析与感染群组基因高度同源,但未知传播途径。叶伟豪摄
深水埗区配水库有泥土样本对类鼻疽呈阳性,部分的基因分析与感染群组基因高度同源,但未知传播途径。叶伟豪摄
欧家荣表示,当局正进行修例,拟将类鼻疽感染个案纳入法定须呈报传染病类别,适时公布。叶伟豪摄
欧家荣表示,当局正进行修例,拟将类鼻疽感染个案纳入法定须呈报传染病类别,适时公布。叶伟豪摄

欧家荣指出,现时6名病人仍留医,而今年8月后感染的个案中合共8人离世,其中6人居于深水埗。他说,当局正拟修例将类鼻疽列为须呈报传染病,适时会再公布。另外,袁国勇表示,每年录得约10多宗类鼻疽个案,市民要接受其属于风土病,只要其非同源便毋用太担心。

另外,中心在环境调查中取得471个样本,38个阳性,其中32个是在供应区内食水的配水库泥土中发现,不过配水库食水样本全部阴性。而其他阳性样本,分别在其中一名患者家中的水龙头和花樽拭子,以及在白田盘10期重建地盘发现。欧家荣提到,其中4个已完成全基因分析的样本,发现病毒基因与早前深水埗患者感染的病毒相似,可能有关,但仍要调查感染途径。

袁国勇指,虽然泥土样本阳性,但未知病人如何感染,其中一个可能是经水源感染,惟目前无法确定源头,他又指泥土伯克氏菌可能是经通风口进入配水库。他又指经种菌后,配水库泥土样本与病人基因高度同源,但他强调,经检视后,证实本港食水标准高,从来没有在香港的食水样本发现带有类鼻疽伯克氏菌,香港的食水十分安全,强调香港的食水无问题,呼吁市民和居民不要开水喉时使用头一分钟的水,如擦牙洗脸,更不应直接饮用水喉水,建议大家先要煲滚才饮用。他又建议深水埗区居民,如出现发烧等情况应看医生并表述情况。

深水埗爆发多宗类鼻疽菌感染,请点组图浏览:

白田邨重建地盘4个泥样本对类鼻疽菌呈阳性,袁国勇及张竹君到场早前到场视察。 资料图片
白田邨重建地盘4个泥样本对类鼻疽菌呈阳性,袁国勇及张竹君到场早前到场视察。 资料图片
深水埗爆发多宗类鼻疽菌感染。资料图片
深水埗爆发多宗类鼻疽菌感染。资料图片
白田邨多10工人染类鼻疽,早前有专家顾问促当局再验地下水源。资料图片
白田邨多10工人染类鼻疽,早前有专家顾问促当局再验地下水源。资料图片
袁国勇呼吁市民不要直接饮用水喉水。unsplash图
袁国勇呼吁市民不要直接饮用水喉水。unsplash图
当局指找不到患者流行病学关联,感染途径及源头仍有待调查。 资料图片
当局指找不到患者流行病学关联,感染途径及源头仍有待调查。 资料图片
欧家荣指32个样本验出对类鼻疽菌呈阳性,4个基因与深水埗群组非常相似。 资料图片
欧家荣指32个样本验出对类鼻疽菌呈阳性,4个基因与深水埗群组非常相似。 资料图片
袁国勇强调,从来没有在香港的食水样本发现带有类鼻疽伯克氏菌。 资料图片
袁国勇强调,从来没有在香港的食水样本发现带有类鼻疽伯克氏菌。 资料图片

相关新闻:
类鼻疽|防护中心:台风或暴雨后感染个案或增 吁有病徵尽快求医:https://bit.ly/3UmKKgk
类鼻疽|袁国勇料白田邨抗体带菌工人另有感染源头 孔繁毅促查地下水:https://bit.ly/3fgF4Wn
专家顾问促当局再验地下水源 白田邨多10工人染类鼻疽:https://bit.ly/3sOUP9O
类鼻疽|白田邨地盘10人抗体呈阳性 中心安排接受进一步临床评估:https://bit.ly/3Nj5qUb
类鼻疽|袁国勇到两配水库追查病源 倡增食水氯含量及紫外光消毒 开水喉后先「过水」1分钟 : https://bit.ly/3gGvxbq 
何栢良:白田邨爆类鼻疽传播链 : https://bit.ly/3FdJcRe
深水埗类鼻疽8个案 基因排序与2021年3宗相似 : https://bit.ly/3zbZbLZ

袁国勇表示,早上与防护中心再巡视配水库,即使昨日打风有大雨,亦无发现配水库内有渗漏,因此可以排除泥土内的病毒渗入配水库。不过,他指出,调查发现配水库上,用作平衡内外气压的通风口,可能会将病毒经空气抽入配水库,当局已在通风口取样等候化验。

另外,袁国勇指,近月天气炎热亦是一个可能性,水温上升可能会令水中氯含量下降,令病毒得以存活。他重申,在所有配水库食水样本,都无发现病毒,显示食水安全。

袁国勇指水务署已按早前建议,增加游离馀氯含量及研究于配水库出口增紫外光消毒,以减低风险。他认为,现阶段无法得知配水库泥土传播途径,但不排除任何可能性。他相信出现爆发,或涉高危因素包括人口老化、全球气温上升亦会令泥土伯克氏菌数量上升。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