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光正撰文倡入境解控 促以「香港优先」重拾国际联系 

2022-09-08 20:27

吴光正撰文促请本港恢复对外开放。资料图片
吴光正撰文促请本港恢复对外开放。资料图片

九仓高级顾问吴光正发表题为「畅通便捷,入境解控,香港起跑!」文章,引述国家主席习近平回归25周年讲话,指本港在疫情下渐与外地脱节,失去国际中心之实,全球「畅通便捷」联系,是香港的绝对命脉,指香港应尽快恢复对外开放,而非等待至11月行事。

吴光正指,与全球「畅通便捷」联系是香港的「绝对命脉」,香港应参考多地共识去判断疫情大局之「严重性」、「常态化」的定论及处理方式,不再于「入境解控」方面耽误时间,在感染个案增加但多地公认疫情「严重性」显著下降及「常态化」的情况下,优先重拾「畅通便捷」国际联系,移除不利入境的绊脚石,全方位执行习主席提出的第四个「必须」。

他在文章中提到,本港的香港成功并非温室培育而出,不少人有本地自废武功之感。而不少人认为「畅通便捷」事宜不能不是香港特区政府份内「优先」,政府不能把香港的独特优势拱手相让,不让别人有机可乘及取笑香港。

吴光正强调,与全球「畅通便捷」联系是香港的绝对命脉。不单去海外说好香港故事,其实只要任何人有机会来港体验,香港故事不说自解。加上近几年,海外人士对国安港法、选举法之许多 不同误解,更应及早「入境解控」,让更多人可到港丶留港,体验香港「Can-do」 「搞得掂」精神。

吴光正撰文表示,不少人认为「畅通便捷」事宜不能不是香港特区政府份内「优先」,政府不能把香港的独特优势拱手相让,不让别人有机可乘及取笑香港。iStock图片
吴光正撰文表示,不少人认为「畅通便捷」事宜不能不是香港特区政府份内「优先」,政府不能把香港的独特优势拱手相让,不让别人有机可乘及取笑香港。iStock图片

吴光正「畅通便捷,入境解控,香港起跑!」全文如下:

不「畅通」不「便捷」的国际联系?  

「必须保持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保住香港国际金融、航运及贸易中心地位,要拓展 『畅通便捷』的国际联系」,其实这全部是习主席「七一」宣言内四个「必须」,非空话 也,是可进不可退的 KPI,相信也是香港人强烈支持的。但这些「必须」都正在受严峻考 验。香港这国际中心之「入境」(INBOUND)如「不畅通」「不便捷」,与他地脱节, 便已失去国际中心(Asia’s World City)之实。

香港之「内向」已经一段长时间,香港绝非「内向型」,香港的成功并非温室培育而出, 越温室,体制越弱,不少人有本地自废武功之感。吸引不了也留不住人才,令许多居港人 士也离开香港!

疫情严重否(SEVERITY)?

最近香港每天确诊数字之上升已被钉为疫情「恶化」的唯一指标,这实与病毒传播力强弱有关,确诊数字有否「精准」表述实际「严重性」也不太清楚,却似乎每天被不停报道的 疫症数字所挟持,引发管控政策变动。这大有别于海外不同社会已以「严重性」及「风险 程度」作为政策之「先决」。确诊数字则是否其实更有用于处理「量」的资源分配及「不与疫共存」的挑战?

有报章引述世界卫生组织(WHO)新冠疫情技术负责人范克尔克霍夫(Maria Van Kerkhove):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还没完,但可在让人们继续日常生活的 2 情况下,让疫情结束。用于控制疾病的检测、治疗、疫苗和公共卫生措施都「已就位」。 她说:「我们确实看见这病毒真的在全球密集传播。遗憾的是,这病毒不会消失。」

最新的报告指出全球已有 70 个国家完全对外开放,豁免入境检疫限制。为何他们已可作 判断其「严重性」(SEVERITY)及风险已「显著」大减?与疫情爆发之初相比,累积下 来的经验丶医疗设备和药物丶疫苗丶工具,已大大降低新冠疫情之严重性和显著减低重症 风险丶入院及死亡风险,减到一个大众可以应付的水平,不再扰乱日常生活。疫情「不会 消失/不是暂时的」这些现时「常态化」结论是重点,「常态」需要以「常态方针」处理, 而不是长久等的方案。一些地方已视之为风土病(endemic)而不是大流行(pandemic), 当地确诊数字已不被每日重点报道。

可否参考这些海外不同实际情况? 民众看到那些问责政府不是将金钱或商机视为比人命更 为重要的自私社会,而是有高敏感度和接纳民情,客观分析各不同因素后作出权衡而定出 减少管控的政治决策,这些策略是科学也是实际情况,非洪水猛兽,许多更定为「常态」, 并非暂时性(transitory)。民衆不无知但务实,要求政府管控已大大减少,基本上支持认 同接受常态化的现实及放宽政策。恢复正常生活丶生计丶正常经济活动丶正常上班上学。 也深明政府已尽其力,也接受集体承担责任及承担风险之事实,更没有报导什么逼总统或 官员下台负责死亡率或要求零死亡。

不能与海外看齐(PARITY)?

正如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指,放宽后输入个案只占整体个案的 0.8%,本港 有条件再放宽入境检疫,毋须再坐疫监。医管局前行政总裁梁栢贤也指,世界很多地方已 全面取消入境检疫限制,认为在经济及民生的考虑下,政府应积极考虑放宽防疫措施,这 才是许多香港人的民心所向。

所以不少人认为「畅通便捷」事宜不能不是香港特区政府份内「优先」,相约中央政府所 指的「必须」份内事宜。不能把香港的独特优势拱手相让,不让别人有机可乘及取笑香港。香港历来所有专业丶各种多元化监管丶软件及硬件上方方面面均是与其他国际城市看齐, 如今许多港人已清楚体验了外地放宽政策,看不出有大灾难,但对入境解控有大势所趋之 感!港人醒目,不明为何海外各地能做到的香港不做?不看齐?与其他国际大都会脱节非 香港所求。医院负荷问题已经是两年前多地所面对及解决的事情,不少人奇怪香港现时还 解决不了医疗系统负荷而由此对入境作严厉管控。

内部「不躺平」 - 必须为「境内防控」做足「准备」功夫,病者不会消失,有足够资源以 常态心理以定目标,香港不比 70 国差,增加病牀量,「精准」把不同风险程度的人士分 类作科学及适当精准管控,继续广用口罩,强化医院医疗能量作保险,弱症有弱症处理, 加快积极推动老幼疫苗接种,集中资源照顾好病者。作常态处理,尽能力降低死亡率或重 症不会比他地差。

海外大都会体系,远如纽约丶伦敦,所谓「纽伦港」(现时三缺一个香港),近如星加坡 等地,陆续开关,入境无需隔离(没有 3+4 或 0+7 因措施实不符合「畅通便捷」)。这乃 风险判断及风险管理的决策及权衡取向。香港的病毒是否与他地不同?是否更毒更严重? 香港是否不及他地在资源及能力以常态方式去处理确诊者「量」的内部挑战?不能看齐?

「入境解控」

至于「出境/到他境」(OUTBOUND)事宜,理解港府则完全被动,因必须尊重当地主权 及具体政策,不可勉强大陆内部管控,必须尊重「两制」,只希望得到「平等」但可否 「香港优先」,有如 CEPA,如有为难,也应理解各地官场,不勉强,但不表示不尽力争取。

有人觉得港人已成「二等公民」,首先,香港的「入境解控」应优先处理及不应再因「等」 大陆入境之事而被「拖后腿」,所谓一鸟在手总好过两鸟在林,现时有两头不到岸之感。 其次,不少人认为香港其实可否不再「等」疫症数字大大下降才「入境解控」。 4 香港可否深入参考多地共识去判断疫情大局之「严重性」(SEVERITY),「常态化」的 定论及处理方式,而不再在「入境解控」方面耽误时间? 同时衡量是否已有违执行习主 席所定四个「必须」之一?

香港起跑!

习主席今年七一的讲话,提振了全面贯彻落实「一国两制」原则的决策及决心,现缺东风, 香港下幕近三年,起跑不了。在感染个案增加但在多地均公认「严重性」显著下降及「常 态化」的情况下,优先重拾「畅通便捷」国际联系,移除不利「畅通便捷」入境的绊脚石, 全方位执行习主席提出的第四个「必须」。 

必有人对以上的一些说法有不同意见,这都可让社会作多方面的参考。

与全球「畅通便捷」联系是香港的绝对命脉。不单去海外说好香港故事,其实只要任何人 有机会来港体验,香港故事不说自解。加上近几年,海外人士对国安港法、选举法之许多 不同误解,我们正正更应及早「入境解控」,让更多人可到港丶留港,体验香港“Can-do” 「搞得掂」精神,体验一国两制的生命力。百闻不如一见。立竿见影。

不少人希望香港在七月一日「习宣言」起算的三个月内起跑!不「等」十一月。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