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全球首证血糖波动不稳肥胖型糖尿病患者 患癌风险增5成

2022-08-31 11:16

团队首次获得两项重要发现。中大图片
团队首次获得两项重要发现。中大图片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利用大数据研究糖尿病患者的患癌风险,首次获得两项重要发现。团队发现患有糖尿病并有超重或肥胖问题的人士,倘若血糖水平波动不稳,患癌风险会增加50%;而服用血管张力素系统抑制剂(简称为RASi)类降血压药物作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与非使用者相比,患癌风险降低50%。研究结果已刊登于医学期刊《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及《EBioMedicine》。

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讲座教授兼香港糖尿病及肥胖症研究所主任陈重娥表示,病情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 特别是伴随肥胖症的情况下,体内会出现异常情况,例如低度炎症,促使癌症发生。糖尿病患者的患癌风险比非糖尿病患者可高1.3至3倍,特别是肝癌、结直肠癌、胰脏癌、乳腺癌和子宫体癌。

中大医学院糖尿病研究团队利用香港糖尿病登记册,包括威尔斯亲王医院随访的3万名患者(1995-2019)和香港糖尿病数据库(2000-2019年)400万名曾在公立医院或诊所测量过血糖人士的实际血糖数据,以研究香港华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新趋势。在1995年至2019年期间随访的15,286名平均诊断年龄为50岁的糖尿病患者中,在患糖尿病20年后,有928人患上癌症,前三位最多人患上的癌症是结直肠癌、肝脏癌和乳腺癌, 共有349名患了与前次相比变化0.5%的HbA1c值的数量,并以HbA1c值总数的百分比来表示血糖控制的变异性(简称为HVS)。按HVS中位数47%进行分层,高HVS组和低HVS组的平均HVS分别为58%和25%。与低HVS组相比,高HVS组患任何癌症的风险高15%。与低HVS的非肥胖患者相比,高HVS的肥胖患者患任何癌症的风险高出50%,尤其是乳腺癌和肝癌。这些病人因癌症、血管和其他原因而死亡的风险也高出35-45%。

另一项由中大医学院药物与治疗学系研究助理教授杨爱民领导的分析中,253,491名2型糖尿病患者中,在6.3年的随访期间,有5.9% 的患者被诊断出患上癌症。研究小组发现,接受RASi类降血压药物治疗的糖尿病人,比非使用者患癌风险较低。47%初次接受RASi类降血压药物治疗的糖尿病人,与从未服用RASi 类降血压药物的糖尿病人相比,他们患上任何类型癌症的风险低 23%,癌症相关的死亡风险低50%。与非使用者相比,每年每 1000例RASi使用者中,可减少2.6例癌症、6.3例死亡和 2.2例因癌症而死亡的个案。与接受另一种降血压药物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RASi 类降血压药物治疗的年轻患者癌症死亡风险也较低。

研究的高级作者、中大医学院药物与治疗学系助理教授周怡君表示,高血糖、低度炎症和脂肪细胞分泌物,会激活血管紧张素 II (Ang II)。后者是一种增加血压并刺激细胞生长的强效激素。 RASi类降血压药物可降低Ang II的活性,并已被证实可降低糖尿病患者患心脏病、中风和肾衰竭的风险。团队在香港糖尿病数据库中发现,只有一半病人接受过这类药物的治疗。新数据显示,此类药物可能通过减少Ang II对癌症生长的有害影响,来降低癌症风险。研究凸显良好糖尿病管治的重要性,定期监测以避免血糖水平的波动和肥胖,以及早期使用器官保护药物,如RASi,以降低包括癌症在内的致命风险。这对于年轻、面临长期病程的糖尿病患者尤其重要。

立即下载|全新《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