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环团批环评机制原地踏步 促当局修补漏洞

2022-06-01 13:33

环境保护署今日就「优化《环境影响评估条例》 程序」展开为期一个月的公众参与,10个环保团体召开联合记者会,批评环评机制自实施以来一直原地踏步,惟当局以「优化」为名提出的多项提议求快不求质,例如容许在未确立环评研究范围的公众谘询前,便开展生态基线调查等。团体促请当局以环境为本「优化」环评程序,修补漏洞,勿因贪快而牺牲环境。

10个团体包括长春社、香港海豚保育学会、香港观鸟会、绿色和平、绿惜地球、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创建香港、绿色力量、绿领行动及环保触觉。团体指,环保署提出「优化」环评程序,包括容许项目倡议人可在规划项目早期,甚或在当局发出环评研究概要之前,便进行生态基线调查。团体担忧,此举或令公众及关注团体无法就相关工程的生态基线调查方式、地点等提出意见,可能引致环评低估部分环境的生态价值。当局应确保项目倡议人,在不同的工程阶段持续更新环境资料之馀,亦有机制吸纳公众对生态基线调查的意见,以及需明确交代基线调查若出现过时或遗漏资料,可如何处理等。

团体又指,现时《环评条例》亦未有配合环境政策及随环境恶化而更新评估范畴,而工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仍未被纳入环评之中。团体建议,《环评条例》应把气候变化纳入环评,整体评估工程对香港在205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进程的影响,以制造最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为原则开展工程,并提交合理的缓解方案。团体续指,环评条例技术备忘录没有量化光污染影响的要求,认为应为不同区域设立可接受光度标准,亦应确立评估光污染的方法及在环评程序中加入对灯光装置的光度、颜色及安装等要求,并要求项目倡议人就项目对受影响的住户及生态作出相应缓解方案,再由独立顾问监察成效。

团体认为,是次「优化」环评不单未有涵盖如何应对近年的环境危机,亦未弥补现行环评机制存在的漏洞,担心陈旧的「指定工程项目」清单未能全面涵盖新出现的工程项目,或令部份有机会威胁环境的工程项目,在没有经过环评程序下便获准动工,建议当局定立定期检讨机制,适时更新附表2「指定工程项目」清单。

团体指,过时的环评或未能全面反映最新状况,当局须明确为环境许可证定立有效期,逾期动工的工程需重新展开环评程序,又指项目倡议人现时需为其项目造成的环境影响,采取缓解或补偿措施,但当局未有积极监督成效,认为当局需定期检视相关措施的成效,并为其提供更多数据及指引,同时应加强执法及考虑设立黑名单制度,确保项目倡议人严格落实措施 。

立即下载|全新《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