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罗德投资:俄乌危机势加快能源转型

2022-04-26 15:34

施罗德投资亚洲区多元资产管理总监于学宇发表研究报告,今年2月下旬,作为全球石油和天然气供应大国的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紧张局势不单扰乱能源供应,更引发大宗商品市场动荡。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能源价格高企预料将持续一段时间,并势将进一步推高通胀。因此,该行的经济分析团队已将今年的全球通胀预测从去年11月时的 3.8% 上调至4.7%。

事实上,能源转型在气候变化的挑战以及能源短缺的压力下本已是不可抵挡的趋势。在去年举行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全球各地政府已承诺加大应对气候变化的力度,今后的环境政策亦将朝著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俄乌危机无疑进一步暴露出全球化石燃料供应的脆弱,为具经济诱因、可靠及洁净的可再生能源转型增添一项理据。

不过,能源转型不会一蹴而就。该行相信,在持续转型的过程中蕴藏庞大的投资机遇,而且遍布不同国家和行业分支。因此,该行认为能源转型作为长线投资主题的价值不变。

政策科技促趋势发展

若以投资主题划分的话,能源转型与「环境及可持续发展」这项大趋势可谓息息相关。自今年初起,该行便已对此主题抱持相对乐观的看法,除了因为各国增加绿色基建财政开支可惠及能源转型企业前景,行业估值在经历股价调整后亦已回复至相对合理水平。

随著科技日益创新,可再生能源的生产成本更可在电池容量及电网技术等领域取得进步的情况下持续下降,为加快能源转型缔造有利环境,并带来不可多得的长线投资机遇。现时,不少新兴市场在履行减排承诺上只是刚刚起步,相信在未来将进行更多投资,特别是建设可再生能源设施,以促进能源转型。欧盟方面亦势将继续收紧碳排放权配额,投资者可留意受此供需带动的企业。

中国料续撑风电光伏

除了上述市场外,中国在能源转型主题的潜力同样不容忽视。作为可再生能源产能增长最快的国家,中国已宣布一系列雄心勃勃的转型目标,包括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以及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而在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当局亦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以推动国内的绿色低碳发展。

即使中国已是目前风能和太阳能的大生产国,并且有公司已占据个别行业领导地位,该行认为未来投资潜力仍然可期。为尽快达致低碳经济的目标,中国关注环保的程度只会有增无减,当局相信亦将在政策层面加强对国内可再生能源行业的支持。

多元配置助应对风险

然而,投资者需要谨记,地缘政治风险的不确定性并未减退,经济更是趋向滞胀的方向,意味著低增长、高通胀的风险在前。由于组装发电设备等项目面临著原材料价格上涨及供应链受阻等问题,预料能源转型相关企业在短期内的成本压力仍然存在。尽管如此,可再生能源行业的经济吸引力仍在持续增长,加上气候变化的挑战已迫在眉睫,可再生能源在未来的能源结构中想必将占据相当重要的一席。

在目前多变动且复杂的投资环境下,投资更须灵活地运用多元资产策略,以提高投资组合的防守性。透过由下而上的方式选股,我们可以更清楚地分析公司本身的质素,再结合有纪律的方式对可从结构转型中受惠的公司进行投资部署,要捕捉长远资本增长机会自然更加得心应手。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