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拓署公布26高风险住宅地区 极端天气易生沿岸灾害(附名单)

2022-04-07 20:26

土木工程拓展署识别26个较高风险的沿岸低洼或当风住宅地区。(资料图片)
土木工程拓展署识别26个较高风险的沿岸低洼或当风住宅地区。(资料图片)

土木工程拓展署识别26个较高风险的沿岸低洼或当风住宅地区,以制定改善工程和管理措施,保障市民生命安全。该些地区包括:杏花邨、海怡半岛、元朗市中心等等。

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拓署)今日(四月七日)公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下的沿岸灾害研究及改善措施的制订──可行性研究」(沿岸灾害研究),全面检视了极端天气及气候变化下风暴潮和风浪对沿岸较低洼或当风地点的影响。

报告指出,香港的沿岸较低洼及当风地点容易受极端风暴潮及越堤浪所引致的海水淹浸的影响,亦会对部分沿岸设施造成破坏,并对公众安全及沿岸地区的发展构成潜在的威胁。这一般被称为「沿岸灾害」。

报告又指,一般而言,香港的南面和东南面(例如将军澳南)会较受越过南中国海方向的热带气旋的影响,越堤浪是上述地区面对的主要沿岸风险。相比之下,由于吐露港(例如大埔林村河) 的地理屏障影响,风吹起的波浪相对比较细,然而,其沿岸环境会较受内湾效应影响,另外,新界西北部地势平坦,因此风暴潮的影响较为显著。
 
沿岸灾害研究采取风险管理的方法,评估地区受沿岸灾害的可能性及后果的严重性,并参考过往因超强台风吹袭导致的沿岸损毁记录,识别了26个较高风险的沿岸低洼或当风住宅地区,以制定改善工程和管理措施,保障市民生命安全。
 
26个较高风险的沿岸低洼或当风住宅地区如下:

26个较高风险的沿岸低洼或当风住宅地区
26个较高风险的沿岸低洼或当风住宅地区


土拓署表示,改善工程由不同防御及应对方案组成,包括可在沿岸位置加建或提高挡浪墙、在海岸位置后面的合适地点加设挡水设施以阻截海水涌入内陆,及/或在建筑物前加设可拆卸式挡水板。管理措施则包括制订预警系统及紧急应变安排等行动计划。
 
政府计划于未来五年有序地推展各项改善工程和落实相关的管理措施,并会适时谘询持份者,让有关工程和措施更能满足区内人士的需要和期望。政府会密切审视改善工程和管理措施的进度,并会持续监测气候变化,适时检视应对沿岸风险的措施。
 
沿岸灾害研究报告的行政摘要全文,可按此阅览

更多新冠疫情资讯请到以下专页浏览:(按此

立即下载|全新《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