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波疫情|疫情下的生命「摆渡人」 救护员一天工作16小时不吃不喝

2022-02-24 15:34

不少救护员每日连续工作16小时,不吃不喂,甚至没时间去厕所。新华社
不少救护员每日连续工作16小时,不吃不喂,甚至没时间去厕所。新华社

第五波疫情在香港爆发,医疗系统严重超出负荷,面临病人不断急升,医护人手不足,不少救护员每日连续工作16小时,不吃不喂,甚至没时间去厕所。《新华社》发出一篇以《香港疫情下的生命「摆渡人」》为题的报道,道出了医护人员在疫情期间的辛酸与使命。

香港消防处救护员会司库林珈乐在报道中表示,接到救助确诊患者的任务后,救护员全身上下要「一级戒备」,防护衣、医疗手套、鞋套、护目镜、头套、面罩和N95口罩将全身包裹得严严实实。到达患者家中后,初步检查、抬上车、简单治疗。抵达医院后,通知院方,经特别通道将患者送入专门的隔离病房。当把患者交接完毕,一趟「生命的摆渡」才算完成。

由于需要穿著一级防护装备,即使天气阴雨连绵,救护员也不能穿得太厚。「有时去医院交接患者,要等好几个小时。因为防护的关系,中间不能吃饭、喝水,也不能上厕所。遇上在户外等待,冷风吹来,真是好冻啊。」林珈乐说,最近跨区域的出车任务增多了,更增加了对救护员体力的考验。 

他又指,为防止交叉感染,每结束一次出车,救护车内外都要彻底消毒,救护员也要更换防护衣并洗澡。「常常是洗完澡,饭已经冷了,还顾不上吃,电话又响了。」林珈乐说,救护员不是铁打的,也会疲劳、沮丧、害怕染疫、担心家人。但他们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忠于职责,用自己的行动守护好香港750万市民的健康。 

林珈乐续说,忘不了那一张张焦急的面孔,见到救护车喜极而泣的婆婆、半夜三点钟打电话求助的家长、对著救护员喊「加油!辛苦了」的市民,这一幕幕情景不时在他脑海中徘徊,挥之不去,成为他工作的动力。他又说,「市民的理解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新华社原文如下:


鸣响的汽笛,闪烁的车灯,从街头疾驰而过的,是新冠疫情下香港确诊患者最盼望见到的——救护车。一辆辆救护车,宛如一艘艘生命的方舟,为他们带来希望。 
救护员,正是方舟之上的生命「摆渡人」。 
一天最多连续工作16个小时,出动10多次,顾不上吃饭,甚至没时间上厕所……香港消防处救护员会司库林珈乐告诉记者,由于疫情严峻,确诊案例增多,这是近期救护员们的工作常态。 
据介绍,香港的救护车服务主要由特区政府消防处提供,全港共有约3000名救护员。2021年,香港救护车共接到市民求助电话80多万通,日均出动2000多次。第五波疫情暴发以来,市民求助电话猛增,救护员的工作量翻了好几倍。 
「疫情前所未有,我们竭尽全力。」林珈乐说,消防处救护总区已全员出动为市民服务,设立了处长指挥室,连消防及救护训练学院的教官、体能和驾驶训练组的救护同事、所有驻局高级救护主任和正在受训的学员都挺身而出,支援相关工作。不少同事主动放弃休假参与救护,还有退休同事重披「战袍」。为了最大限度利用人力资源,消防处亦视情况将每辆救护车配备的救护员从3名降至2名。 
这几天的香港,阴雨连绵,正值入冬以来最寒冷的日子,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下。冷风夹著雨滴,打在人们身上,郁结在人们心里。虽然气温寒冷,但疫情犹如火警,救护工作分秒必争,片刻耽误不得。与疫情赛跑的大考刚刚开始。 
每当救护站的电话响起,接到控制中心发出的出车指令,就意味著一名市民急需救助。 
接到救助确诊患者的任务后,救护员全身上下要「一级戒备」,防护衣、医疗手套、鞋套、护目镜、头套、面罩和N95口罩将全身包裹得严严实实。到达患者家中后,初步检查、抬上车、简单治疗。抵达医院后,通知院方,经特别通道将患者送入专门的隔离病房。当把患者交接完毕,一趟「生命的摆渡」才算完成。 
为防止交叉感染,每结束一次出车,救护车内外都要彻底消毒,救护员也要更换防护衣并洗澡。「常常是洗完澡,饭已经冷了,还顾不上吃,电话又响了。」林珈乐说,救护员不是铁打的,也会疲劳、沮丧、害怕染疫、担心家人。但他们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忠于职责,用自己的行动守护好香港750万市民的健康。 
当病魔在这个城市肆虐,生命的「摆渡人」们如逆水行舟,奋力在乱流中划桨前行,为患者们开辟一条通往生之彼岸的宝贵航线。 
由于需要穿著一级防护装备,即使天气阴雨连绵,救护员也不能穿得太厚。「有时去医院交接患者,要等好几个小时。因为防护的关系,中间不能吃饭、喝水,也不能上厕所。遇上在户外等待,冷风吹来,真是好冻啊。」林珈乐说,最近跨区域的出车任务增多了,更增加了对救护员体力的考验。 
谈起工作的动力,林珈乐说忘不了那一张张焦急的面孔。见到救护车喜极而泣的婆婆,半夜三点钟打电话求助的家长,对著救护员喊「加油!辛苦了」的市民,这一幕幕情景不时在他脑海中徘徊,挥之不去。 
林珈乐坦言,因为车辆和人手有限,有市民致电「999」后等待1个多小时救护车才到,生气、埋怨甚至辱骂,救护员们都遇到过。通过媒体报道及社会支援,目前情况有所好转。特区政府已向社会呼吁,无症状和轻症的患者勿呼叫救护车,将宝贵的救护资源留给重症患者、老人及儿童。消防处另外组织了旅游巴和小巴车队并配备急救装备供患者使用。 
「市民的理解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林珈乐说,「希望在人力、车辆和防疫物资上能给我们更多支援,让更多市民得到救助。」 
对于内地增援香港抗疫,林珈乐十分感谢。「中央的支援对于提振我们的士气非常重要。保护好香港市民,是我们的使命。」 
在社交媒体救护员会主页上,挂著一首已故香港歌手陈百强的名曲《喝彩》。里面有几句歌词是「剩一分热仍是要发光,找紧美好。春风一吹草再苏,永远不见绝路。」「将一声声叹息,化为生命力。怀著信心,解开生死结,云雾消失朗日吐。」 
歌声悠扬婉转,听来似有暖流流过心间。 
这首歌的最后一句是:「愿将一腔热诚给你,常为你鼓舞。」这也是生命「摆渡人」们的信念。」

更多第5波疫情资讯,请到以下专页浏览:(按此
立即下载|全新《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