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体育馆疫苗中心今最后运作

2021-12-28 05:30

■林浩基(左一)负责整个中山纪念公园体育馆接种中心的布置。
■林浩基(左一)负责整个中山纪念公园体育馆接种中心的布置。

  (星岛日报报道)疫苗接种计画自二月份展开以来,首针接种率达七成二,当局陆续停运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其中中山纪念公园体育馆的社区疫苗接种中心,今天踏入最后一日营运。该体育馆是其中一个面积较大的接种场地之一,要将占地三个篮球场的体育馆化身接种中心,背后有赖工匠改造。由接种流程乃至场馆布置,都以便利市民接种疫苗为优先;接种中心更独制「秘密武器」,方便药剂师稀释疫苗。
由港岛西医院联网营运的中山纪念公园体育馆社区疫苗接种中心,自三月十日向公众开放至今二百七十三日,今迎来最后一日营运,傍晚六点便会完成其历史任务。截至上周四,中心已经接种三十三万六千剂疫苗,被借调来接种中心的护理总经理黄丽清说,疫苗接种计画开展初期,高峰期每天达两千四百人次到中心接种疫苗,等候区座无虚席,馆内十五个接种站要全部开放。
场地设计贴心 安装灯号示意
  众所周知,一瓶复必泰疫苗可稀释成五至六支注射剂,且要充分摇匀。为加快效率,药剂师会将数瓶疫苗夹于手指之间,一并摇匀,但长期作相同动作会令手部劳损,有见及此,负责场地设计的玛丽医院设施管理组一级运作助理林浩基特意制造一个「疫苗盒」。疫苗盒可摆放五瓶复必泰,并特意在盖子上加装磁石,防止在摇晃期间掉落。林浩基表示,疫苗盒是此中心独有,将来若有需要,会应用在玛丽医院的疫苗接种站。
  除此之外,林浩基亦负责整个场馆的布置,他说留意到办公椅的滑轮会刮花场馆地板,因此购买了防刮地板贴在接种站内;此外,有别于其他接种中心由工作人员或接种站的护士挥手示意市民前往打针,此中心所有接种站均安装了灯号,当市民看到绿灯就可前往打针;黄灯代表使用中;熄灯则代表护士不在接种站内,做法节省人手。
  早前专家曾建议改以大腿注射复必泰,减低患上心肌炎的风险;事实上,中心最后两个接种站特意加装上盖,保护私隐,目的就是方便市民在大腿注射。黄丽清表示,一般是家长希望子女改用大腿注射,惟数量不多。
接种站加盖 方便大腿注射
  接种中心踏入尾声,一众员工都感到不舍,以往在医院担任行政工作为主的黄丽清感谢高峰期时,同事们的鼎力相助,又认为接种中心可近距离协助市民更「贴地」;在疫情后才投身医疗界的病人服务助理廖美玲及邵本养,第一项工作便来到接种中心,他们表示正修读医疗支援人员课程,期望接种中心结束后,回到病房服务。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