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实赵国雄倡设「北都统筹处

2021-12-16 05:30

■长实赵国雄表示,倡议成立一个专门的统筹处,以统筹、主理及执行整个「北都」发展大计。 
■长实赵国雄表示,倡议成立一个专门的统筹处,以统筹、主理及执行整个「北都」发展大计。 

  (星岛日报报道)《施政报告》提出的「北部都会区」愿景,为本港未来带来重要发展蓝图及出路,并有助纾解本港的房屋供应问题;长实执行董事赵国雄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北都」着重创科及现代服务业,发展方向正确,惟关键在于如何落实,避免整个发展计画「碎片化」及沦为「口号」,故倡议成立一个专门的统筹处,汇聚各方专才及团体包括地建会、创科局及有关政府官员,并具法定权力,以统筹、主理及执行整个发展大计,令香港可达致北区与中环「双引擎」发展,为未来带出新路,并融入国家发展。
政府提出的北部都会区,有助本港与国家融入发展,但重点是落实与具体执行要到位,避免各地区及行业发展上零零碎碎,甚至沦为口号化,故建议政府需要为北部发展设立一个统筹处,实行跨部门合作,从不同界别广纳人才。例如创科发展,可以引进具经验的创科局人员;至于房地产方面,地产建设商会亦有专才可参与在内提供意见;进一步更可再从国外吸纳专业人士,成立后由该处负责制定发展的路綫图,并统筹整个执行过程。北都属回归至今一个最大规模的发展计画,同时涵盖元朗、天水围、洪水桥及古洞等地,需要统筹专员专门负责跟进。
不单止地产项目
  他反映,现时不少人只把北部发展当作一个房地产项目,发掘新土地作中长期纾解本港的房屋问题,这样思考就丧失了都会原本的意义。他认为,其实是代表香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跟内地接轨,在大湾区中寻到自己的角色。而这个庞大发展计画需要全香港人协助,各行各业都应该给予意见。
统筹、主理及执行整个大计
  赵氏回忆过往新市镇的发展计画,认为都不尽成功,例如沙田、观塘、荃湾及天水围,都未能设立足够的专业配套,提供相应就业机会,以凝聚各样的专业人士,带动香港整体的发展。一个都会需要多元发展,并不是任何一个单一的行业或范畴。政府应从过去经验学习,例如设立的统筹处,赋予相应权力,确保北部发展会踏实进行,而非只流于口号。
避免「碎片化」及沦为「口号」
  虽然北部发展对本港的未来举足轻重,但赵国雄未有担心香港中心点会向北移。他预期,传统经济活动仍会集中在中环、尖沙嘴等地,金融等行业还是以上述区域为重。至于一些如会计等的专业服务,就会跟随需求而出现,到北区的企业发展到达一定规模,便有机会到那里设置分公司,提供服务。由此可见,香港的未来反而会更多元地发展,达至创新及传统金融两方面兼备的「双引擎发展」。
  赵氏认为,现时不少人提出的香港未来「南金融、北创科」的发展方向其实不尽正确。他反驳说,在南边数码港直至现时运行尚算成功,为本港创科发展提供贡献。不少香港年轻人都有能力创新,不时会出现「独角兽」。赵氏更直言,自己对其中不少科研计画都感到兴趣,从而感受到年轻人创新动力。所以南北两个都会区不应出现只专精金融、创科或现代服务其中的任何一方面,而是在各者互相配合之间,寻求更有效率的发展方法。例如在北部新研发的科研产品,可以透过南边的物流网络运输出口。
  被问及回归过后逾二十年才开始着重发展新界北区,会否经已太迟。赵国雄回应,如果太早提出这个发展概念,反而有机会被批评为不切实际。现时大湾区属中国发展重心之一,近年「9+2」城市急速发展。其他落后于香港的地方,现时都发展至相若水平,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香港,互相合作空间将变得更多。香港为大湾区中的其中一个中心点,现在需要找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在与内地互相配合下继续发展。而北部都会区配合大湾区发展,亦自然会水到渠成。
「拆墙松绑」增房屋供应
  赵国雄主张,新界区未来发展需要「拆墙松绑」,包括放宽发展的地积比率,不能再维持于现实不足1倍的低密度发展。认为整个政府发展的思维需要改变,其中未来城市规划必定会牵涉棕地,而市民需要承认此对整个香港长远的房屋供应有正面影响。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