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翁打科兴疫苗2日后亡 死因庭裁定死因存疑

2021-11-12 16:42

死者李宇根胞兄李昌根(图)到庭。 资料图片
死者李宇根胞兄李昌根(图)到庭。 资料图片

患「三高」、糖尿病的63岁男子今年2月尾接种首剂科兴疫苗,两天后因急性心肌梗塞,引致急性肺水肿而亡,疑为本港首宗疫苗事故。死因庭就事件展开为期7日的研讯,传召共16名证人。死因裁判官周慧珠今引导两男三女陪审团:并向他们提供2项裁决选项:「死于自然」、及「死因存疑」。陪审员于早上11时45分退庭商议。陪审团退庭商议约4小时后,一致裁定死者「死因存疑」。

陪审团裁定死者李宇根今年2月28日于伊利沙伯医院离世,以致死亡的伤害或疾病为急性肺水肿。同时向卫生署提出3项建议,在疫苗接种小册子上,对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提供实际例子,例如糖尿病、心脏病等,并使用市民所认知的疾病名称,不仅是专业用词;解释清楚「未受控疾病」之定义,譬如病情严重但正在服用药物的市民则属于此类别;及加上严重疾病选项予市民剔选,让当值医生留意到,并即时作出建议。

周官今早引导时表示,若陪审团认为死者死于急性肺水肿,乃因急性心肌梗塞引起,而接种疫苗前已经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即使未能排除打针可能加速或恶化其心肌梗塞之并发症,均可裁定死者「死于自然」。相反,若陪审团认为可能有其他因素导致死亡,由于本研讯未有足够证据显示其他因素为何,则可裁定「死因存疑」。

死者李宇根今年2月26日在官涌体育馆疫苗接种中心接种第一剂科兴疫苗,同月28日凌晨时分因气促到伊利沙伯医院急症室求医,及后入院治理,两小时后心跳停顿但抢救无效,延至同日清晨6时10分离世,终年63岁。 

死者胞兄及朋友称,死者生前有吸烟习惯,且患糖尿病、「三高」及「心脏三条血管塞咗」,间中「心口翳住翳住」,有时走路会气促,惟打针当日及翌日均无异样。普通科门诊医生卢昆仪确认,死者有糖尿病、微蛋白尿、肥胖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为重度吸烟者,每天吸食三包烟。死者今年2月初最后一次求诊,诊断患稳定型心绞痛,惟情况「唔算系危险」,且无急性心脏病迹象。

伊院急症室医生林家俊指,死者离世当日求诊时,表示气促已持续多月,因情况恶化导致咳嗽、胸口窘迫及呼吸困难,当时诊断为急性肺水肿或支气管炎。法医卓华供称,死者部分心肌坏死,与急性心肌梗塞脗合,估计已维持2至3周;而其心脏血管逾70至95%闭塞,估计是长年累月形成。

针对疫苗与死亡关系,港大内科部临牀药理科教授张文勇指,虽然未有文献显示接种科兴疫苗与心肌梗塞两者有关,但不排除打针或是致死的「最后一根稻草」。不过张同时称,死者离世前2至3周已发生心肌梗塞,无论有否打针,心脏情况都会恶化。心脏科医生周慕慈则认为,心电图显示死者离世当日并无急性心肌梗塞,可以排除打针与死亡有直接关系。至于接种疫苗会否令心肌梗塞恶化,则相对地「不太可能(unlikely)」。疫苗临牀事件评估专家委员会曾就死者个案展开讨论,并一致裁定事故与接种疫苗并无因果关系。

法庭记者:凌子淇

建立时间12:01
更新时间16:42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