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变阵 收缩投行强攻财管

2021-11-10 05:30

瑞信整合私人银行与财富管理业务,并冀财管规模增至1.2万亿美元。
瑞信整合私人银行与财富管理业务,并冀财管规模增至1.2万亿美元。

  (星岛日报报道)瑞士第二大银行瑞信集团(Credit Suisse)近年风波不断,包括今年4月Bill Hwang的家族基金Archegos Capital爆仓事件,以及供应链融资服务商Greensill倒闭的冲击后,为免重蹈覆辙,主席奥索里奥(Antonio Horta-Osorio)宣布未来3年的重组业务架构的策略,疏远对冲基金,重新聚焦富裕客户的财富管理业务。

  瑞信这个重组策略重点在于整合旗舰私人银行与财富管理业务,投入新资本扩充,目标到2024年旗下管理的财富资产规模,由现时的1万亿美元提高至1.2万亿美元。该行同时会收缩投行业务并退出各部门的非核心市场及产品,并通过节约经费,以期未来3年对该行增长主力所在的四大业务部门:瑞士总行、环球投资银行、资产管理部和新设的环球财富管理部,每年投入10亿至15亿瑞郎。

  该行将会结束今年较早前因Archegos Capital爆仓招致逾50亿美元交易损失的相关投行业务,这个称为主要经纪业务(prime services)的部门,负责为对冲基金提供融资和处理他们的交易。不过,投行将保留为企业提供有关并购和发售债股的顾问业务。

  据业界数据公司Preqin显示,瑞信出事前管理超过1000个对冲基金的帐户,2010年一度超越美国的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成为全球第二大主要经纪银行,如今放弃对冲基金客户业务的决定,意味将退下与大摩、高盛和摩通等华尔街主要对手竞争激烈的火线,令对冲基金业务成为后者的天下。

  瑞信这次业务重组主要将银行内分散的权力中心,重新归纳到以苏黎世为总部的统一架构之下。该行近期卷入的规管与诉讼个案,反映其内部上级对下属疏于监督肇祸;该行与监管当局的调查报告亦发现,部分地方上的业务部门追求收入增长时,未有充分考虑到所涉及的业务风险。

  通过重组,瑞信可望避免遭更强对手吸纳或拆骨出售的命运,该行的私人银行,特别在亚洲区拥有中国企业家及其家族等日益壮大的客户群,一直是高盛和大摩等对手虎视眈眈的业务,同国对手瑞银过去也曾表示过有意并购该行。

  奥索里奥今年4月在瑞信遭遇Archegos爆仓和Greensill Capital倒闭两大危机之际加入该行时,承诺会重新订定银行的业务策略。Archegos和Greensill仅是瑞信近年连番失误与丑闻的最新个案,奥索里奥上周四表示,过去连串的事故无论是数量或严重程度均令人无法接受,表明希望加强个人问责,他就任以来的任务之一就是清理行内这些隐患,并与监管当局达成和解。

  该行上周发布的第三季业绩显示,期间为业务重组、诉讼费用包括Greensill等事件在内拨备约6.17亿美元,同时亦为York Capital的持股减值作进一步拨备,拖累其季度盈利按年倒退21%至4.34亿瑞郎(约4.75亿港元)。而银行新重组策略涉及的成本约为4.4亿美元。瑞信亦预期,包括两年前所收购美国券商Donaldson, Lufkin & Jenrette在内的新投行减值拨备,将拖累该行第四季度出现亏损。

  知情人士透露,瑞信上周四已开始通知客户退出主要经纪业务的决定,而在Archegos爆仓事件后,不少对冲基金已转走在该行的结馀,预期大部分的客户帐户结馀会在年底前转移,而部门内数名雇员近月已经相继离职。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