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院实现全球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 原料包括一氧化碳等
2021-11-02 17:37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与机构合作,上周六宣布首次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一步合成,并已形成万吨级工业产能。这一来促进国家达到「双碳」减排的目标,二来有弥补中国农业依赖入口的问题。
该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饲料所研究员薛敏博士表示,蛋白质的天然合成通常要在植物或植物体内具有固氮功能的特定微生物体内,通过自然循环实现,不仅化学反应缓慢,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效率较低,最终积累的蛋白质含量低。
薛敏提到,人工合成则不受此限,因此国际学术界长期以来认为,人工合成蛋白是影响人类文明进程和对生命现象认知的革命性前沿科学技术。该项研究以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工业尾气和氨水为主要原料,「无中生有」制造新型饲料蛋白资源。
今次的研究突破了乙醇梭菌蛋白核心关键技术,大幅度提高反应速度至22秒,创造了工业化条件下,一步生物合成蛋白质收成率最高85%的世界纪录,薛敏提到:「这是迄今国际上发现的最高效生物固碳/固氮生产模式。」以工业化生产1,000万吨乙醇梭菌蛋白(蛋白含量83%)计,相当于2,800万吨进口大豆(蛋白含量30%)当量,经换算,大约等于减排二氧化碳2.5亿吨。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