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搵到食自然有产业
2021-11-01 12:00
最近遇到一件新奇又有点启发的事情。事缘某大专院校的新闻系课程,导师给的其中一个功课就是访问本地体育记者,对于香港残疾运动的看法。笔者偶然成为受访者之一,回答问题的同时也不禁联想到,其实某些方面整个体育界都面对同样的问题。
在今年东京残奥之前,也许香港人提起残疾运动员只会记得轮椅剑击的余翠怡,甚至连一个名字也想不起来,其实对健全运动员又何尝不是如此?张家朗在奥运夺金之前,有多少人认识这个名字?甚至一二年已经在奥运夺牌的李慧诗,到现在还有人会记错,何诗蓓也仍然有人会叫错何韵诗,运动员的知名度其实仍然有相当大的扩展空间,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商业推广的配合就不可或缺,而这正是笔者在回答访问时联想的问题。
现在的体育发展基本上仍然是靠政府主导,职业化的市场非常小,全职运动员收入主要靠政府的精英运动员资助,但在东奥后局面渐渐改变,谢影雪、张家朗、张小伦等运动员逐渐出现在各种不同产品广告,形象渐渐入屋,再发展下去能不能慢慢转向如日本的实业团模式,由企业与广告养活运动员?就像最近在丹麦与法国羽毛球公开赛表现非常出色的日本女将山口茜,她的日常训练并不是在政府国家队,而是在所属的公司「再春馆制药所」,在日本的国内比赛她亦是穿上胸口有公司名字的球衣出赛。即使在国际羽联的巡回赛,日本球手的球衣上也有印上各种赞助商标志,这些全部都能让球员有实际得益。
而且日本不少运动项目如乒乓球、排球、羽毛球等等,运动员都是属于不同企业的员工,企业聘用运动员令后者退役生计有保障,运动员取得佳绩又为企业争光互惠互利,香港又是否可以参考?其实也不用硬性规定企业需要支持体育发展,但如果政府可以制定如「支持体育免税额」等措施成为诱因,自然就会吸引商家投入,齐齐发大财,自然就有产业了。(何子善)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