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中心指侵入性乙型链球菌个案出现群组爆发 业界吁「用眼拣鱼」
2021-10-21 10:42
本港上月至今录得79宗感染侵入性乙型链球菌个案,当中7人死亡,部分个案曾到访荃湾杨屋道街市或元朗鸡地一家公司。衞生防护中心证实,近期感染的个案中,32宗的侵入性乙链属血清三型基因序列型283(ST283),感染源头相同,属群组爆发,另外27宗个案为其他血清型或与上述群组基因排序不相同的序列,其馀20宗的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有待确定。
涉事的32名病人分别为14男18女,年龄介乎31至87岁,居于不同地区。初步资料显示,一半病人均表示曾处理淡水鱼,当中部分人报称处理未经烹煮的淡水鱼时手部带有伤口,其中2人为食肆厨师、1人为兼职鱼贩。中心认为,病人感染可能与处理未经烹煮的淡水鱼时手部带有伤口,或食用未煮熟的淡水鱼有关。
根据医院管理局资料,该32名病人中,2人已离世,死因未能确定与感染有关,另外10人已出院。中心已通知食环署及渔护署有关事宜,食环署已于相关街市彻底清洁及消毒,渔护署会到淡水鱼批发市场采集更多鱼样本,协助确定本地养殖鱼的情况。
香港海鲜业联合总会主席李彩华表示,市面上售卖的淡水鱼,除了乌头外,百份百为活鱼,由于桂花鱼等淡水鱼死后会发出腥臭味,故通常「劏两条、卖两条」。至于鱼档冰枱上的冰鲜鱼,他强调买鱼时毋须用手拿起看或闻以检查鱼的新鲜程度,若观察到鱼鳞掉落、咀部或身体受伤,则代表该鱼不健康,一般鱼档亦会以便宜的价格出售。
李彩华建议市民可先观察鱼身的光泽、鱼眼是否光亮或凹陷等,若该鱼散发腥臭味,即代表不新鲜。他亦提醒若市民需亲自落手拣选,建议用胶袋隔著,千万不要使用鱼档的共用毛巾。
李彩华坦承近日才知悉出现大型侵入性乙型链球菌爆发,部分市民或因担心卫生问题,避免到街市而选择去超市买鱼,相信业界生意会短暂受事件影响。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