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移民遗老求助大增 社企拓「代照顾」服务

2021-09-21 03:40

壮年港人移民增加,长者多数留港。资料图片
壮年港人移民增加,长者多数留港。资料图片

移民潮下,不少港人举家到海外展开新生活,但部分长者不愿或无力离港,令移民照顾者陷入两难。事实上,社福界也关注「移民遗老」现象,有家庭危机求助热綫近月接获的移民求助大增,部分移民子女反映对留港父母的生活有顾虑,冀寻求协助。移民危机同样渗透安老院舍,为院友提供情绪支援以外,有社工已将移民个案纳入需要特别关顾名单,加以跟进。社企及医疗机构亦顺势推展新服务,代替移民家庭定期上门探访或致电长者,助移民子女掌握留港父母处境。 

近年移民门槛调低,愈来愈多港人举家移民,但长者往往因适应问题,选择继续留港,子女需设法为不愿离港的家人铺定后路,照顾长者日常所需及情绪变化。

明爱向晴轩危机专綫自今年四月起收到的移民求助大增,明爱家庭服务团队主任陈力铿表示,7、8月是移民求助的高峰期,以往基本上未曾接获相关求助,部分人对移民决定感矛盾,「好多求助者都担心自己移民后,留港父母在经济及生活上的转变,不知他们如何照顾自己,希望寻求帮助。」

个案集中于中西区中产

事实上,近来不少社团机构已就移民遗老现象作调查分析,发现大部分移民家庭均担忧年老或患长期病患家人的留港安排。有关机构亦为移民照顾者设计「锦囊」,例如建议准备移民子女,尽早向年迈父母提出及讨论移民后续的照顾情况,并需让长者继续感到被需要,为他们安排活动,填补空虚及原有家庭角色。

临床心理学家郭韡韡近期正参与一项辅导移民家庭的计画,接触到来自全港12个社区的个案,发现个案多集中于中西区等中产社区,黄大仙、观塘等基层社区较少。她观察到,移民遗老问题近来在长者间酝酿,他们在闲谈间不时触及移民议题。

郭韡韡表示,长者及子女双方均害怕表达自己对移民的看法和感受,前者担忧顿失依靠,后者则出于内疚,情况容易让双方陷入负面情绪。她续指,原本负责照顾父母的兄弟姊妹突发性移民,令部分个案事主需承接突如其来的责任,因而感到忧虑和压力,故她建议不论移民者、父母,抑或兄弟姊妹,应及早坦白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院舍移民个案 纳特别关顾名单

认知障碍症服务组织「耆侠会」亦有接触已移民及计画移民的家庭个案,其创办人Alvin及Zoe分享道,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单身长者,目前尚能自理,却已开始出现一些重复购买情况,其独生女儿与女婿预计于年尾移民。针对该个案,2人已向事主一家提出预备方案,例如转介地区长者服务中心跟进、预备聘请佣工等。惟他们忧虑,如事主一家未有详尽长者照顾安排,担心日子一久,患者病情恶化,无人照顾。Zoe补充,认知障碍症患者会受情绪波动,使病情恶化,忧患者因家人移民感失落,令情况转差,「即使今日情况尚可,难保几年后情况不变」。

移民遗老情况亦开始在安老院舍中浮现,蔚耆苑注册社工黎咏溮坦言,现时有约10名院友,其家人正计画或已移民海外,故院舍已按机制特别照顾移民个案,将其纳入需要特别关顾名单,当院友身体状况出现突发情况,却未能及时联络不在港的家人,便会交由驻院护理人员作出专业判断,及时作出护理或送往急症室。惟她透露,过去1年曾试过有院友身体状况突然转差,院方虽即时通知身处海外的子女,但对方赶回香港后却因隔离问题,未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

「一线通千里顾服务」可配合平安钟使用。
「一线通千里顾服务」可配合平安钟使用。

一线通设专员跟进 代预约门诊

黎咏溮认为,疫情下安老院舍暂停探访多时,令院友更难见到子女或亲人一面,变相更难消化子女移民的事实,更加需要情绪上的支援。她指,当院友知悉子女准备移民后,会明显感到担忧及失落,亦不解子女为何有如此决定,「试过有位婆婆跟我说:『养到个仔咁大,就咁拍拍萝柚就走』。」但她相信,科技可减轻院友因子女移民的思亲之苦,「通过视像保持网上联系,对长者与其子女都有纾缓作用。」

主打「一线通平安钟」服务的长者安居协会,为让海外子女更了解留港长者的生活状况,自上月起推出「一线通千里顾服务」,可配合平安钟使用。协会回覆本报指,新服务将有专员跟进,子女可经电邮收到每月重点报告,包括长者活动状态、曾否按动平安钟求助、覆诊预约情况、情绪状况等。如照顾者有需要,协会亦可为其代预约门诊及安排上门服务,亦有社工可以跟进用户个案及转介合适机构。

本港的移民家庭趋增。资料图片
本港的移民家庭趋增。资料图片

医疗中心推健康管家服务

市面上亦有医疗中心因应移民需求,推出健康管家服务,协助移民家庭照顾留港长者。不愿具名的负责人指出,其公司本身具备医疗专业团队,见及本港愈来愈多人移民,加上人口老化情况,遂开始招募有社工背景或曾任照顾者的人士,出任健康管家,代替移民子女上门探访,「当见到老人家身体有特别状况,便可即时通报我们的医疗团队。」

她留意到,大部分查询者仍在计画移民,其年长家人的身体状况暂未算太差,「他们的心态大多是未雨绸缪,希望买个保险,假如移民后留港长者跌倒,起码香港有人可帮手安排护理服务。」

原文刊《星岛日报》「每日杂志」
记者 林紫晴 陈家荣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