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获资助67学员渔排实习 传授养殖技术吸引年轻人入行
2021-09-12 08:40
渔农业一直被视为辛苦行业,收成亦要望天打卦,不少老一辈退休后,即使有农地有渔船,下一代都不愿继承衣钵。但随着引入新科技,渔农业走向高产值,为夕阳行业露出曙光。本港亦有一批年轻人对渔业发展感兴趣,理大获渔业持续发展基金资助,招收67名年轻学员,在东龙洲示范场学习养殖海鱼和实习训练,他们由采购鱼苗、饲养、清洁,以至稍后物色销售渠道和定价,学习一条龙经营,但他们坦言缺乏本钱,希望当局日后提供出租养殖场,降低入场门槛。
港大女生:「老师傅」传授知识
「其实我都几喜欢这行。」港大生态学及生物多样性学系毕业的罗浩珈,与几个同学合资开设初创公司,为本地贝类养殖场,以及内地鱼场,提供物联网等新科技支援,「新技术和传统技术结合,可以提高产量。」他说,大学的渔业理论是前瞻研究,他亦有兴趣学习新式鱼场养殖方法,所以参加理大的培训计画,到东龙洲参与一年实习课程。
他指,深海网箱较传统鱼排较能抵抗台风和大浪,对养殖户来说很重要,「前期投资逾千万元是贵好多,但可减低天灾引致的损失;而且鱼场的选址较佳及有实时监测水质,可减少鱼病,对新投身这行业可减低风险。」
浸大国际学院环境保育副学士,现为港大生态学及生物多样性学系三年级的洪婉程是一位爱鱼少女,自小家中养热带鱼,曾经最多有7缸金鱼,最近的新宠是稻田鱼,「若不是参与实习,不会有机会到鱼排学习,在保育研究工作以外,学多一门技艺。」烈日当空在鱼排工作,她坦言由学习采购鱼苗,到喂鱼、换笼等,全部都要学识,有「老师傅」渔民传授基本知识。身为女将,将数百条大鱼捞起,按不同大小分开饲养,也十分考验体力,「将来是否加入这行都未知,若政府可出租养殖场,可吸引年轻人入行。」
理大透过渔业持续发展基金的资助,在东龙洲鱼类养殖区的深水网箱,借用两个鱼排举办为期一年「水产养殖培训实习」,招收67名学员,不少是年轻人,传授可持续发展养殖技术、运用饲料、水质监测、预防鱼病及认识红潮,以及营运管理等;并会收集数据,制定标准养殖流程及食安重点控制手册。另外,去年亦透过网上举办渔民培训课程,近百名学员参加。
《星岛日报》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