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局:市民行山频密增山径损耗 勿胡乱辟新路

2021-09-08 13:22

疫情下有更多市民行山。资料图片
疫情下有更多市民行山。资料图片

在疫情期间,不少市民选择到郊外行山。环境局局长黄锦星表示,疫情下有更多市民到郊野公园行山,加剧山径损耗,因而出现植被退减及水土流失现象。

黄锦星在回覆立法会议员提问表示,渔护署留意到市民近年行山活动增加,疫情下有更多市民行山,加剧了山径损耗,因而出现植被退减及水土流失现象。此外,一些行山人士的不良习惯,例如迳自开辟新路和践踏山径两旁的植被等,对山径周边的自然环境及植被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他又指,渔护署有定时巡视及监察辖下郊野公园的环境状况(包括山径耗损),但没有植被退减所涉面积的统计数字。渔护署会按巡视结果安排复修工作,若损耗情况严重,会于受影响范围设立围栏并补种植物。

黄锦星指,渔护署已展开郊野公园优化设施工作,包括已选定位于新娘潭和大潭笃的洗手间进行改善工程,以及在大屿山伯公坳兴建新洗手间。新设施会尽量符合低碳及绿色的原则,融入自然并顾及不同年龄层及伤健人士的需要。完成首阶段的设计及各项技术评估后,新设施预计可于未来2至3年开始陆续推出让市民享用。渔护署亦将在西贡东郊野公园设置可远眺破边洲美景的观景台。

他续指,旅游事务署联同渔护署推展「行山径第一期改善计划」,以完善10条郊野公园内热门及具旅游潜力的行山径的配套。当中,麦理浩径第一段(西贡东郊野公园)、山顶炉峰自然步道(薄扶林郊野公园及龙虎山郊野公园)、印洲塘郊游径(船湾郊野公园)的工程已完成;龙脊(石澳郊野公园)、城门畔塘径(城门郊野公园)及凤凰径第二段(南大屿郊野公园)的工程则已大致完成。而流水响至鹤薮水塘(八仙岭郊野公园)则将于将于今年年底展开。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