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薛永恒:港将参与深圳数据交易所

2021-09-03 04:30

薛永恒表示,当局正参考业界意见后正制订一份策略性报告,规划「十四五」框架下的香港创科发展。
薛永恒表示,当局正参考业界意见后正制订一份策略性报告,规划「十四五」框架下的香港创科发展。

(星岛日报报道)中央上月底派出高规格宣讲团来港讲解《十四五规划纲要》,《纲要》提及香港要发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接受本报专访时透露,当局参考业界意见后正制订一份策略性报告,规划「十四五」框架下的香港创科发展,并有不少篇幅讲述香港如何成为国家重要战略科技力量,包括「加强基础科研」、「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吸引创科人才」,以及「完善创科体制」四大任务。对于深圳探索设立数据交易所及跨境流通交易,薛永恒表明港府「乐观其成,甚至参与其中作支持」,当中香港有国际资讯,以及完整、具延续性的医疗数据,内地亦有庞大人口数据帮助香港的医疗科研发展。

  特首林郑月娥早前表示,港府已就《十四五规划纲要》向中央提交涉及六个范畴的策略性文件,并将有一系列具体措施配合,至于涉及「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范畴将会在新一份《施政报告》中详细交代。薛永恒透露,当局制定文件前向业界谘询意见,他形容有关文件属「分量好重」的重要规划报告,有很多篇幅围绕如何用好香港条件,配合成为国家重要战略科技力量。他强调,香港需用好国家重点实验室,又指「医疗健康」、「人工智能与机械人发展」两大范畴将是香港贡献国家的重点创科发展方向。

  薛永恒指出,香港须做到「香港所长、国家所需」,在参与「十四五规划」之下将有四大任务。第一是加强基础科研,二〇一九年内地基础研究投入首次超过百分之六,《纲要》列明这方面需要加强,他说香港正是大学及基础科研优胜的地区,加上中央支持,已有十六所国家重点实验室落地,可在此为国家贡献力量,「第一部分的任务,相信会有成绩单交畀中央。」

  第二项任务则要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要将企业与科研力量结合,过程需产业与科研机构更紧密联系。第三项任务是利用香港「一国两制」及多与各地科研合作的优势,吸引海内外人才创科来港,并培育本地人才,为国家服务。最后须完善整个创科体制,其中「一国两制」下的法律制度及商业环境,令香港在知识产权上有一定优势。

  薛永恒认为,香港与内地不同城市于创科发展可有不同合作,互利共赢。当中,与大湾区优势互补、强强联手时,数据、人才、资金、资源与设备都是四大流通要素。此外亦包括两地设备互通,目前广东省有超过一万件科研设备已开放香港的大学及科研机构使用。

  深圳近日正探索设立数据交易所及跨境流通交易,他直言:「我们会乐观其成,甚至是参与其中作支持。」他指,不同省市都有数码化经济相关工作,若可令数据通过市场化过程更有效流通,对整体香港科研都有帮助。香港亦可通过整理一些数据,参与数据买卖。

  他说,香港作为国家对外最开放的城市,有不少国际资讯在本地流通,对内地科研有一定作用;此外香港近二十年来亦有涉及千万人口、完整及有延续性的医疗数据,不过相对大湾区八千六百万人、全国十四亿人口的数据,本地目前持有的对科研发展未足够,若内地有数据来港将可支撑香港科研。

  问及港府参与数据交易所有甚么实际工作可做,薛永恒则指细节尚要探讨。他强调过程需要尊重深圳发展,由当地作主导,当深圳定下相关安排,港府才作相应配合。

  他特别提到,香港多年来只顾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在创科上没有配合整个世界发展,须要抓紧今次机遇,「科技创新窗口好窄,如果我们不能在未来五至十五年做好自己的事,机会一过,可能就会好似港澳办副主任黄柳权所讲『苏州过后无艇搭』了。」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